中国农业社会注重生育,聪明的老祖先为了后代子孙能够长得更健康、更壮硕,于是提出“转骨方”的概念,就在“立秋、白露”期间,抓几帖所谓“转骨方”的中药炖鸡,以促进孩子的成长发育。
中医医典中曾述及‘女子二七天葵至,任脉通,太冲脉盛,月事以时下…。男子二八,肾气盛,天葵至,精气溢泻……。’表示男生在十六岁、十七岁左右、女生在十四、十五岁左右者,是青少年增高的最佳黄金期。把握此时机,透过中药调补脾肾,促进生长发育,能有效的增高。
中医认为,肾为先天之本,且“肾主骨”,也就是骨头的发育与肾的关系最大,因此肾气的盈亏,主导著发育情形的优劣;而脾胃为后天发育之本,脾强胃健则对营养的消化吸收增强,更有助于生长发育。
中医“转骨方”是以补肾为主,补气血为辅。中医的肾包括生殖器官、膀胱、腰、肾、骨盆腔、膝盖及下肢,也称为下焦。补肾药也是天然荷尔蒙,中医把左肾称为肾,右肾称为命门,左肾主管肾水,右肾主管肾火,补肾药也分补肾水和补肾火,要由中医师诊治。
“转骨方”的药材男女有别,女偏重补血,男重补精气,共同特色都是补肾益脾,以下提供二帖“转骨方”供读者参考。
一、男性转骨方:杜仲6克、淮山6克、大金英6克、薏苡仁6克、甘草2克、锁阳7.5克、小茴香6克、芡实6克、牡蛎6克、莲须6克、龙骨9克、远志4.5克、炒酸枣仁6克、洋参6克、茯神6克、含壳草16克、麻油50克、老姜100克,鸡先炒,再加水酒各半,一起炖。
二、女性转骨方:川七6克、大金英6克、小金英6克、红花4.5克、冬虫6克、桔梗6克、石斛6克、杜仲6克、金不换4.5克、九层塔16克、含壳草16克、麻油50克、老姜五片,小母鸡一只,鸡先炒,再加水四碗,酒一碗,一起炖。
服法:每周1剂,共服6-8剂,女孩每遇经期则停服。
以上二方除补肾外,也加了行气化瘀的药,行气也包括胃肠功能强健,使食欲大增。化瘀也包括使精神情绪的舒畅,例如治疗郁闷、胸痛、经来腹痛等证。
“转骨方”药有它的适用时机,因补肾药也分补肾水和补肾火,如果补太过,反而不好,若肾火旺,又补肾火,会造成烦躁不安、失眠,不能专心等证,所以需经由中医师诊断后,方可用药。
中医调理重在辨证,对症下药,切勿不经辨证套用原方。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