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心理协会博士约瑟夫 · 法拉利研究发现,20%的人是习惯性拖延症患者,他们无论是在学习、工作、生活上都拖延;有些人只是某方面拖延,在自己喜欢的、认定目标的事上不会拖延。
研究表明,极少拖延的人更有效率、更快乐、更有活力。
拖延并不是因为你懒,是因为:
1. 你缺乏足够的动力,而且/或者……
2. 当你在制定目标或任务清单时,你低估了未来情绪的力量。
拖延症六大克星:
1. 时间旅行
无论我们觉得将来需要什么,我们都面临着“现实的偏差”。
我们永远活在当下——我们选择去吃甜食、看情景剧和脸书上的猫咪视频。它们更加简单也更加有趣。嘿,我们总能在下午或是周一再做的,或者一月份再解决,不是吗?
我们总是低估了在当下保持自律这件事的困难性。穿越到未来的几分钟,想一想那个时候的自己会怎样?
我的朋友通过一种极端的方式来对付那个5分钟后的自己。为了实现节食目标,只要她在餐馆里点的菜里附送一份薯条,她就会打开盐罐,把所有的盐都撒在薯条上。她学着不去相信自己会有意志不去吃薯条。她那个5分钟后的自己可能会说:“我只吃一根。”然后我们都知道将会发生什么。
2. 痛苦和愉悦
归根到底,我们在早上不能够从床上起来去完成我们的任务,还是因为我们的梦想不够大。它们还不足以构成我们的动力。动力,其实是可以被理解为痛苦与快乐的。对于那些你总是拖延的艰难任务,想一想为什么要做它们,甚至可以在脑海里想一想那个画面:
“做这件事我能获得怎样的乐趣呢?”
“如果我不做的话会感到什么样的痛苦呢?”
3. 可靠的同伴
和别人一起做。当我们拖延时,我们打破了对自己的承诺,对于一个信守诺言的人来说,这种感觉相当糟糕。
4. 奖励和惩罚
从人类心理学上来说,比起去获得东西,人们更怕失去东西。利用“胡萝卜”和“大棒”,当自己实现目标时奖励自己,目标失败后惩罚自己。
5.向理想中的自己进发
很多情况下我们逃避任务,是因为我们还没有想成为自己想努力成为的那个人。我们想象自己未来的理想样子,但是有时候窝在沙发上看电视感觉更好。
一个不同寻常但是很有效的策略就是——把自己当作是那个理想中的自己和自己谈话(大声说或者是悄悄在脑袋里说):
“我是一个健康的饮食者。我是一个慢跑的人。我是公司里的头号销售代表。我是一个很整洁的人。我是一名畅销的作家。我是一位企业家……”
对自己这样说是为了确立自己的价值。
如果你已经是一名慢跑者了的话,那么一天不跑步你就会觉得难受。如果你是一名作家,当然你今天就会坐在电脑面前写作——这就是作家们做的事情。如果你是一个健康的饮食者,那么你在机场肯定会打包一份沙拉而不是一片比萨。
去做你想成为的人,这样的话只要你拖延着不去完成自己的任务,你就会感觉很糟糕、不舒服。
6.足够好的目标
有时候,我们潜意识中的完美主义阻止我们行动。一种解决方法就是设立一个不那么完美的目标。
拖着那个三公里的慢跑?好吧,穿上运动服去外面绕着街区跑一圈……这就足够好了。也许就这样了,也许你跑完了街区以后还会继续跑。
拖着写不完那本书?好吧,先逼着自己完成一稿……你可以之后再回头审阅校对。
一旦你开始做什么事情,一旦你同意不完美也是可以的,你反而会有更加强烈的动力来完成它。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