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看了一个案例,三个人其中一人身价1000万,第二个人身价100万,第三个人身价20万,三个人向同一个朋友借款10万。那个人把钱借给了身价1000万的。
我们先假设人都是精致的利己主义者。
从回款安全性来说:借给身价10万的,所借欠款占到他总资产的50%,借给100万的占到10%,借给1000万的占到1%,从机会主义出发借给1000的人被还款的可能性最大,自己风险也最小。相反借给10万资产的人,占到50%一旦有任何风险不测,对方还款的能力最低,相对于贷方风险最大。
从回报率来说:三者钱均能如期归还,但借给1000万希望能够获得10万本金之外的附加值,比方合作机会、赠与更多他物的汇报等内心的增值欲望最强,借给10万的从内心安全感最低(此处不考虑情感,关系亲属等因素),而且获得其他机会也最低,内心的期望值也最低。
从借方的感激之情比重来说:因为借方的标的额是10万,所以大家对贷方的感激之情基本形同,必定帮忙解决了问题。但是由于借方的资产不等,所以10万元在在借方内心所占的比重却有很大区别。20万借10万必定非常渴望,感激之情最浓,100万身价次之,1000万身价最低。
因此在本金能够确保按期归还的条件下,身价20万的朋友相反感激之情更加浓烈,在汇报几率上也是最大,附加值产生的几率也最大,身价1000万最低。这就是为什么我们最好多做雪中送炭而不做锦上添花的事。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