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阅读了郝晓东老师的《教师成长力》第一章第三节“在历史长河中回溯教师职业的源流”,深感教师职业的使命重大。我们先来看一下教师这个职业是怎么来的。
在远古时代,是没有教师这一职业的。教师职业产生于学校出现之后。当时一些部落首领为了把生产知识、生活经验、特别是风俗习惯传给年轻一代,他们就成了最早的兼职教师。
西周时期,国家出现了,君主不断向外开疆拓土,这时就需要一批高级军官来教授射箭、驾驭等军事技能,国家开始选拔一些贵族子弟来做教官,这就形成了学校的雏形。这些高级军官被称为“师”。那么何为“师”呢?
因为“师”的本意与军队有关,在军队里,2500人为一个师,由于“教”是军官的主要技能手段,培养的人才为军队服务,所以,逐渐把“教”和“师”合起来,成为“教师”。教贵族子弟的军官称为“师”,教君王和诸侯的孩子的老师被称为“傅”。如果教的是太子,就称为“太傅”。
师,授术,傅,传道。这些都是上层有钱人才请得起的“师傅”,对于普通老百姓来说是望尘莫及的。光教授军事技能是不行的,培养出来的人勇猛有余而智谋不够,于是古人又在学习内容中加入了“乐”。教师逐渐有了文人。到了春秋战国时期,孔子把学校的教学内容归纳为“六艺”——礼、乐、射、御、书、数,以君子为培养目标。
西周时期,出现了国学和乡学。春秋战国,王权衰落,礼崩乐坏。有才能的人归隐乡林,开始了教师生涯,他们充当乡间塾师、书师。所以出现了我国学术史上百家争鸣的繁荣局面。
到了汉朝,教师的地位得到了尊崇,儒家把教师的地位抬得很高,称为“礼之三本”,把师与君相提并论。古代教师除了传授知识,培养人才,还承担一定的社会任务,如主持订立善报,族训和乡约,宣传孝敬父母,和睦家庭,友善邻里,救难救急等。所以,教师受到了大众尊重,有很高的人格。
工业革命后,社会需要大量人才,过去只有贵族子弟才能上学,现在普通百姓的孩子也大批入学,所以专门的师范学校出现了,教师从此成了与医生、会计、律师一样的专门职业。
工业时代进入信息时代,新科技革命以电子信息业的突破与迅猛发展为标志,新技术正从根本上改变人类的社会经济生活,也对教师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更高的挑战。
一是打破了教师作为知识代言人的角色。随着互联网信息技术的发展,学生获得知识的渠道多元化,快捷化,教师在学生眼里不再神秘。
二是提高了教书育人的要求。传统的教学都是灌输式、填鸭式,满堂问,学生被动接受知识,知识好像是倒灌进学生的脑子里,知识在学生的脑海里成了不能移动的“货物”。现在社会对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老师要善于走进学生的内心,倾听来自学生的有声的和无声的声音,要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让知识彻底活起来。
三增强了终身学习的紧迫性。现代社会,知识的更新换代太快了,作为老师,承担着传道、授业、解惑的职责,更要博览群书,提高自我教学水平和业务素质。抵御职业倦怠和虚无的侵蚀。
四改变学习的来源的场地。过去,教师往往是个体独自学习,今天,需要增强专业交往,融入学习共同体,抱团学习,抱团成长,是现代社会的主流。
历史的大江滚滚奔流,每个时代有每个时代的特色,不要让自我的偏见和陈旧的观念束缚我们自身,以创造的方式来赢得职业尊严和人生幸福,是每个教师永远拥有的自由。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