遇见未知的自己用小说的形式来探讨心理学的问题,怎样才能让自己过得快乐。
首先,我们不快乐的原因是什么?是因为我们迷失了真实的自我,快乐要靠外界条件的刺激才能感受,比如消费,美食,房子,别人羡慕的眼光,赞美的话语,上级的肯定等等。而短时间的刺激过后,就会重新回到原来的情绪水平。而真我则是爱,喜悦,和平。是发自内心的感受,不需要外界条件进行维持的。有点宗教和玄学的味道,但从我的理解,就是本质上你自己对自己的认可,包含自己的有点和缺点,家人,经济条件等等。当你着眼于外物时,只能靠比别人强,或者别人比你更惨才能获得满足,而内心的爱,喜悦,和平则是对自我真实的肯定,感恩生活的每一个点点滴滴,由衷的因为一阵清风,一缕阳光感受到真实的喜悦。
那么如何寻求真实的自我呢? 孩子出生时本质是出于真我(爱,喜悦,和平)的状态,在他们不遇到生理困难的时候:)。而随着成长,成年人和社会环境逐渐给孩子赋予各种各样的角色和认知,慢慢的这个真我就被小我给包围起来而不自知。可以想象一下,从小到大,越是小孩儿越勇于和愿意承认不足,而年龄越大,就越认同于自己的身份地位面子等等。真我逐渐被身体,思想,情绪,以及最外面的小我包围起来,因此很难达到内心的平和。
真我和小我那么怎样层层的剥落小我,寻求真我呢。这就会涉及几个具体的问题。
1. 情绪和能量是会进行传染的。这个很好理解,你高兴,家里人会跟你高兴。路上看见一个陌生人和你微笑,你心情会变好。出去遇见一个白痴骂你,你会激动,愤怒,骂回去。而同样,人倾向于认同和自己相似的人,也就是认同同样的能量,所谓物以类聚。
2. 意识控制着你如何做出决定,潜意识则控制着你的意识如何想。经历失败比较多的人会有不自信的表现,意识层面上是我发表的看法如果不准确怎么办,这个领域别人可能比我更专业,但本质上是潜意识里在害怕失败,过多关注自己作为一个角色的尊严和面子。比如个人潜意识上的不想改变,就会变成意识上的分析,你看,现实就是这样的。行为的5%由意识,而95%的由潜意识支配。因此,要认同自己,寻求喜悦,就要从潜意识层面上去深度剖析自己。
3. 潜意识会导致你身体对于某种多肽的需要,而个人会不自觉的去制造这种多肽。经历了不顺比较多的人,会觉得自己的生活就是不顺。即使在很不错的环境里,也会因为很小的事情来证明,你看,我的经历就是比较不顺,而这种负面反馈则会影响到周围的人和环境,形成恶性循环。很多童年不幸的人最终不够幸福,是因为潜意识就是认为自己是不幸的,在成长的过程中会各种制造自己“不幸”的证据来证明自己的“不幸”。反之,积极的方面也是这样。也就是说,自己的境遇其实是自己创造的。
4. 运动和冥想是沟通自己和真我的有效手段。非对抗性运动,跑步,瑜伽,冥想,集中精力放空自己有助于更好的摆脱外界干扰,更好的抵达真我状态。在这个过程中,认同自己的缺点,放下心理的包袱。
5. 担心是不负责任的加害行为,分清我的事,别人的事,还有老天的事,做好自己的事,通过正反馈来影响别人的事,接受老天的事。
6. 被否定和压抑的负面情绪(悲伤,害怕,恐惧,焦虑)得不到有效的疏导,会积压在身体的内部进而影响身体。当产生负面情绪的时候,要真实的认同和感受这种情绪,并发泄出来(枕头,溜溜球)。然后对已经发生的事情臣服。臣服就是要看清自己的抗拒,认清抗拒是没有意义的,然后接受事实。
7. 指责别人的时候,不妨把主体换成自己,客观的从对方角度看,是不是也成立。
7. A(事件)->B(想法)->C(结果),书中给出的例子非常有意思。
8. 越追求外圈的东西,就会离真我越远,就会越不快乐。
9. 心想事成的秘诀在于,臣服于事实之后,从自己的潜意识层面上认同自己想要这件东西,而不是从潜意识层面认为自己不配拥有这件东西。通过潜意识来支配自我进行外在的努力。
那么本质上,要沟通真我,或者心灵的喜悦和和平,就需要我们放下自己的角色扮演和身份,领导,专家,长辈等等;调整情绪,发泄负面情绪,培养积极正面的情绪;从潜意识和思想上认知自己和自己的人生;再通过不同的方式沟通自己的身体;从而真正寻求内心的爱,喜悦和和平。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