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全集完结:千古一帝秦始皇与统一华夏文明的秦帝国回顾历史
郑国渠,疲秦不成反强秦,还成就了李斯的千古名篇《谏逐客书》

郑国渠,疲秦不成反强秦,还成就了李斯的千古名篇《谏逐客书》

作者: 百途美BatonMe | 来源:发表于2020-09-29 13:10 被阅读0次

你知道吗?关中地区一项绵延300余里的大型水利工程,竟源起于一桩间谍案!

战国中后期,韩国俨然已沦落为七雄中最弱势的一个国家

这条水渠就是我国古代最伟大的水利工程之一的“郑国渠”。

郑国渠与都江堰、灵渠并称中国古代三大水利工程

作为疲秦计实施载体的郑国渠,为何能顺利上马?

战国时期的关中平原,原本土地贫瘠,降雨量稀少,粮食产量不高,根本无法满足秦要大出天下的国力需求。

公元前246年,一个名叫“郑国”的水利专家来到秦国,愿为秦王修建一条引泾水到洛水的人工河,使泾水沿岸的干旱土地得到灌溉。

秦王政闻之大喜,任命郑国为水渠修建的总指挥。

要开凿绵延300余里的郑国渠,如此浩大的工程在古代实属艰难

疲秦计的暴露,引出了著名的历史典故《逐客令》与《谏逐客书》

在郑国渠修到一半时,韩国疲秦计的阴谋暴露了。

“郑国原来是奸细!”这一事件在秦国朝堂上引起了激烈反应。

大臣们认为,客卿入秦,大多都像郑国那样,是为了母国的利益而对秦的图谋不轨。

嬴政大怒,随即颁发了《逐客令》,驱逐六国在秦人士。

得知疲秦计后,秦王政大怒,并颁布了《逐客令》

时任客卿的李斯本是楚国人,自然也在被逐之列,他愤然上奏了《谏逐客书》。

嬴政看后深为所动,遂废除逐客令,允许各国人才留任效力秦国,甚至连事件发端者郑国,也能继续督建完成郑国渠。

后来郑国渠的建成,使得关中平原成为最早的“天府之国”,从而为秦国的统一大业夯实了物质基础。

郑国渠的建成,使得贫瘠的关中地区沃野千里,成为最早的“天府之国”

李斯的《谏逐客书》,倒逼秦国确立了重用客卿的人才政策

“太山不让土壤,故能成其大;河海不择细流,故能就其深。”

——李斯的《谏逐客书》全文理足词胜、雄辩滔滔,主旨劝说秦王欲成大业,必须不拘国别,惟才是用。

它不但打动了秦王政收回逐客成命,还促使六国客卿得到了真正的重用。

千古名篇《谏逐客书》

自此,在尉缭、李斯等重要谋臣的策划下,秦国开始派遣雄辩之士暗中出使六国。

他们以黄金珠宝,或拉拢各诸侯的名士大臣,或离间其君臣关系,使得日益衰弱的六国朝政更加混乱不堪。

相关文章

  • 郑国渠,疲秦不成反强秦,还成就了李斯的千古名篇《谏逐客书》

    你知道吗?关中地区一项绵延300余里的大型水利工程,竟源起于一桩间谍案! 战国中后期,韩国俨然已沦落为七雄中最弱势...

  • 背诵谏逐客书

    看了《大秦赋》对我印象最深的是李斯写给秦王赢政的《谏逐客书》。李斯很有才华,旁征博引,不产于秦的外客对秦国的贡献。...

  • “逐客令”与“求贤诏”

    秦始皇怒于韩国疲秦之郑国渠,遂开始提防他国宾客,下发逐客令。汉高帝在逐鹿之时就曾筑坛拜将,打下天下后又下求贤诏书。...

  • 《谏逐客书》——李斯的升职记,秦国客卿到廷尉的那些年

    李斯的智慧与才华,浅谈《谏逐客书》。 今天我们来分析李斯的《谏逐客书》。李斯是楚春秋时期的人,他出生于楚国。学于荀...

  • 漂亮的用心,完美的计划

    读后感之——李斯《谏逐客书》 在评价《谏逐客书》之前,我不得不提及文章的作者——李斯。李斯在历史上是一个重要的人物...

  • 【康乐斋读书札记】明月之珠

    康乐斋读书札记 明月之珠 【简介】诗文中常见用“明月之珠”,现举数例, 秦·李斯《谏逐客令》:“今陛...

  • 当年谜作

    17.5断足之后 二度献玉 凡间几传 终归于秦(古人)卞和 /扑克注: 李斯《谏逐客书》中提到:“今陛下致昆山之玉...

  • 郑国渠--“疲秦”之计反倒成“助秦”之举

    “疲秦”之计反倒成“助秦”之举 郑国渠,于公元前246年(秦王政元年)由韩国水工郑国在秦国主持穿凿兴建,约十年后完...

  • 海纳百川故能成其大

    泰山不让土壤,故能成其大;河海不择细流,故能就其深;王者不却众庶,故能明其德。——秦·李斯《谏逐客书》 山高水长,...

  • 筝筝细语 尽诉心绪

    两千年多前,李斯即于《谏逐客书》中描摹了古筝的情景,且道“夫击瓮叩缶,弹筝搏髀,而歌呼呜呜快耳者,真秦之声也...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郑国渠,疲秦不成反强秦,还成就了李斯的千古名篇《谏逐客书》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oaosuk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