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国学与传统文化想法散文
“逐客令”与“求贤诏”

“逐客令”与“求贤诏”

作者: 虚度_色受想行识 | 来源:发表于2017-09-09 18:33 被阅读64次

秦始皇怒于韩国疲秦之郑国渠,遂开始提防他国宾客,下发逐客令。汉高帝在逐鹿之时就曾筑坛拜将,打下天下后又下求贤诏书。此谓“逐客令”“求贤诏”之来历。自古求贤逐客似乎一直就存在于国家与人民之间,然而这反映在社会与人性中已不是简单的逐与求。

一 · 逐与求

唐人有诗“礼士招贤万古名,高台依旧对燕城。”说的是使燕国跻身战国七雄之一的燕昭王,为招贤纳士以千金市骨之举高筑黄金台。又,昔日秦穆公用五张羊皮换取百里奚。曹操曾三下求贤令更何况自古就有周公叔旦 “一饭三吐脯,一沐三握发”的动人故事,如此可见求贤之举对每个当政者来讲都应该是乐此不疲,所谓“总揽英雄,思贤如渴。”

不仅在国家事务上如此,每个人也是一样,总希望有知音的存在。古人就曾呐喊“相识满天下,知心能几人”。任何人都希望有如己之友,对知己的欲求是缓解自我孤立于世的安慰。金圣叹见到能相与畅谈豪饮对味儿的人也是不亦快哉,“夜来似闻某人素心,明日试往看之。入其门,窥其闺,见所谓某人,方据案面南看一文书。顾客入来,默然一揖,便拉袖命坐曰:‘君既来,可亦试看此书。’相与欢笑,日影尽去。既已自饥;徐问客曰:‘君亦饥耶’不亦快哉!”

“非我族类,其心必异”。即便是我族类,也难逃一死。文种伏剑,兔死狗烹,汉初三大名将无一幸免,朱洪武更是杀戮开国功臣无数。文字狱历代屡见不鲜,派系党争层出不穷。权势之下,顺我者昌逆我者亡。从古至今,君臣君民之间由于各种原因被逐被杀的例子数不胜数。真是叫你三更死就活不到五更,欲加之罪何患无辞?即便无辞也有“莫须有”。更甚者“得幸”赐死者,也会愚昧可悲的说“君叫臣死臣不得不死”,而后感激涕零,面北谢恩。

古人怀才不遇,自忿幽叹,柳永奉旨填词不过自慰。殊不知“博闻强志,不合王制,君子贱之。”像李白苏轼这些文人不都是宦海浮沉贬逐连连。但生不逢时,又岂不是英雄气短?另外“文人相轻,自古而然”“各以所长,相轻所短”最典型的就是韩非李斯,又如王安石司马光。这里的“逐”便是被逐。又有因自己不屑为刀笔吏而罢官,罢官就罢了,但陶渊明还是说了“归去来兮!请息交以绝游”的话,高唱“世与我而相违,复驾言兮焉求?”又有一些文人骚客,修室筑亭,从而导致了欲独而逐,却还自以为高雅。“独乐自佳,独愁亦自佳。独愁云者,都不关世人愁也。语不能明,大约是眇眇千古之思,离离独往之恨耳。”这里的“逐”就是自逐。

二 · 伪善与矛盾

庄子所讲逍遥游、无所待,渴望能遗世独立,羽化登仙。这都是世人所追求的,愿求如齐天大圣般生活无拘无束,在乌托邦里面随心所欲,又祈望能似大慈大悲观世音普度众生且为万人膜拜。但这些,人终究是不可能得到的,总会羁绊于人世,这真是“虽不能至,然心向往之”,向往久了也就有理不清的“伪善”存在了。

金圣叹也曾因不必还债而为之窃喜,“饭后无事,翻到蔽箧,则见新旧逋欠文契,不下数十百通。其人或存或亡,总之无有还理。背人取火,拉杂烧净。仰看高天,萧然无云,不亦快哉!”龚自珍不得志之时也以调侃的语气来自嘲“偶赋凌云偶倦飞,偶然闲慕遂初衣,偶逢锦瑟佳人问,便说寻春为汝归。”难怪王国维也说“其人之凉薄无行,跃然纸墨间”。虽说是失意怨烦之作却难撇戏谑之嫌。人总是在烦闷抑郁的时候耐不住“慎独修身”,于是在知道或不知道的情况下就犯了忌。

利益的争夺,信仰的守护,人情的冷暖,这些其中的随机应变、见风使舵,透漏太多人性的自私。很多时候很多行为不能说是理论上的伪善,但至少是高级的安身立命。这世上多数人还是信奉“酒肉穿肠过佛祖心中留”的教义。为此,古人清言中不断提醒所谓做人之道,清人张元济有言“言或自由天趣,事当曲尽人情”又有“律己宜带秋气,处事宜带春气”“交友须带三分侠气,作人要存一点素心”等等,不胜枚举。究其根本,这些只不过是“既想当婊子又想立牌坊”的心理在作怪。为什么总是抱怨,又在这里提醒自己什么该怎么样,希望自己能做到游走于世,游刃有余,各方面都处理的贴托。如此之周全怎么会不存有“伪”呢?人性的矛盾立刻显现。

无论怎么调整逐与求的关系,不管在国家还是人事都是矛盾重重,必有偏颇。这只能说明,圣人也是人。“见素抱朴,少私寡欲”只能是圣人圣言。人们最后会发现这些警句,只能拿来作为装饰挂起来,时间久了就忘了,忽的不小心看到便又自责起来。他们望着高悬的字句,怎么跳也摸不着。

相关文章

  • “逐客令”与“求贤诏”

    秦始皇怒于韩国疲秦之郑国渠,遂开始提防他国宾客,下发逐客令。汉高帝在逐鹿之时就曾筑坛拜将,打下天下后又下求贤诏书。...

  • 《文化常识全典》笔记(56)

    中国古代文章的体裁2 诏令:皇帝写给臣民的书信。有命令性质。如汉代的《高帝求贤诏》、《武帝求茂才异等诏》等。还有“...

  • 初一晨读记

    读《高帝求贤诏》中,“贤人已与我共平之矣,而不与我共安利之,可乎?”初见“安利”,有点失笑,再思,可见刘邦的无赖行...

  • 求贤

    躬行到南阳, 临门未准入; 草堂诸葛庐, 求贤应三顾。

  • 逐客令

    1985年9月5日 星期四 我拿着手电筒前往同学益平家,早上我们约好的,晚上我去他家借他的各个科目的“辅导与练...

  • 求贤令!!!

    ...

  • 求贤书

    马应天 古有姜公垂钓,立下文周八百春秋,周公吐脯,天下能人贤士共聚。大汉立邦,非萧何以追韩信,三国鼎立,非刘备三顾...

  • 求贤令

    话说春秋末期,战国前期。天下有7大集团公司,史称齐楚燕韩赵魏秦。 大魏集团先经李悝改革开放,其后再有第一战神吴起首...

  • 求贤令

    刘邦出身低微,没读过什么书,向来对文人比较轻慢。陆贾曾劝他:天下以马上得之,不能以马上治之。刘邦觉得很有道理,于是...

  • 求贤令

    Hello,大家好呀,我是折竹。 最近开了好多新坑,结果一个都没填上,还好我不火,不然得被粉丝追着骂。(嘿嘿,有些...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逐客令”与“求贤诏”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veraj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