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img.haomeiwen.com/i21137823/468de11305771229.jpg)
昨天有个小女孩被爷爷奶奶送来后又带回去了,原因就是孩子哭得太可怜,爷爷奶奶太心疼,带回去后又后悔,中午就对我说第二天一定坚持,今天果然说话算话,早上把孩子送到后就头也不回地走了,孩子望着车子远去的方向哭得声嘶力竭。
记得星期一的时候,在我们的外围围了一圈的家长,个个都是伸着脖子往里面看,孩子在里面哭,家长在外面抹眼泪,我们总说孩子有分离焦虑,其实家长也有分离焦虑,有的家长甚至比孩子更焦虑,并且孩子会因为家长的焦虑而更焦虑。
其实孩子的分离焦虑也是因人而异的,有的孩子来了之后哭一会儿就不哭了,但有的孩子会哭一整天,甚至还会不吃不喝不睡,哭得声嘶力竭、面红耳赤,要家长不心疼,那也不可能,其实这个分离焦虑和这个孩子的家庭成员的多少有关系,和家长的教养方式也有关系。
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一个家庭成员比较多的家庭里,比如说他几乎每天都可以看到爸爸妈妈、爷爷奶奶、外公外婆,那么,这个孩子就不会因为只依赖一个人而拒绝所有人,也就特别容易接受其他人为他提供的关爱,顺利过渡入园的分离焦虑期。
还有一种孩子,可能身边的家庭成员不多,爷爷奶奶或者是外公外婆,或者爸爸妈妈不能每天出现在他的面前,但他身边的家长每天都会带他出去玩儿,让他去不同的地方,接触不同的小朋友,并且总是让这个孩子自己去和别人玩儿,这样的孩子也很容易过渡入园的分离焦虑期。
最难过渡的就是从小到大都是一个人带的那种孩子,比如说第一天带着我绕了一整天的那个孩子,他从出生就是奶奶带着睡的,一直到现在从来没有撒过手,所以,他虽然已经入园四天了,但他在这里时时刻刻都只念叨一件事,那就是要奶奶带他回家,并且他在这里待了四天,他的奶奶就在外面守了四天,听到孩子的哭声,奶奶肯定没少抹眼泪,真的很心疼这位奶奶。
但心疼归心疼,奶奶的这种是事倍功半,因为四天过去了,好多孩子都已经适应了,但这个孩子的脑子里还是只有一件事,那就是和奶奶一起回家,他不参与任何的活动,甚至有的小朋友对他表示友好,邀请他一起玩儿,他都概不接受,孤零零地坐在一边,谁都拉不动。
其实小谢入园的时候我也有分离焦虑,那时候我还没有找到工作,每天在家都感觉他在幼儿园里哭得很伤心,总是要到幼儿园门口转一圈,看看他是不是真的在哭,其实也是看不到的,看到的只是两扇大铁门,还有那保安爷爷不希望你停留的眼神。
现在终于明白保安爷爷为什么不希望我在大门口停留了,就像我们现在的保安爷爷也不希望家长们在大门口停留一样,因为家长的身影反而会加重孩子的分离焦虑,让孩子的情绪更加不稳定,但我们知道,却做不到。
2023.8.31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