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想给大家讲一个故事。
2005年,一名刚毕业的大学生被分配到青山船厂企业管理部。
那一年起,这名大学生在青山船厂这家国企,工作了10年。
经历了从懵懂到认识社会,从大学毕业到结婚生子,
最美的十年留在了青山船厂,也与青山船厂结下了人生的难解之缘。
这十年,见证了船厂的顶峰,也见证了谷底;
见证了同舟共济,排除万难,也见证了各种离散。
身边的同事,朋友一个个离开……
大家应该已经猜到这个故事的主人翁就是我。
在国企这十年,我想说说三个在我职业生涯中印象最深的时刻。
2005年,感受国企荣光。
那一年我刚进厂,05年的冬天我参加了船厂岸壁式深水码头开工仪式。
那一天锣鼓喧天,厂区欢欣鼓舞。
作为一名初入社会的大学生,我第一次感受到了,这座有着半个多世纪造船历史,曾被列入世界造船50强,曾被誉为中部地区最大的出口船舶建造基地的青山船厂的国企魅力。
第一次感到身为一名国企职工、深深的荣誉感!
2008年,感受惭愧与不足。
2008年中国船舶工业发展实现了第三次跨越,当年新接订单5818万载重吨,占世界市场份额的37.5%,也就是2008年世界金融危机爆发,造船业开始出现低迷。
那一年,我跟随长航重工审计部门的领导郝松部长和胡素兰部长,赴南京参加时任金陵厂长葛标的离任审计。
那时的我已不是一名新员工,作为一名青船人,
当我第一次来到金陵船厂船台现场参观时,深深感受到了忏愧。
偌大的造船船台,现场秩序井然,大到分段,小到一个焊条,全部分门别类,码放整齐,一丝不苟。
而我们厂,去过船台生产现场的同事应该都知道。
金陵船厂一直是长航集团的优秀企业,我们青船人也奔赴金陵学习了一场又一场。
十年,弹指而去,我辈之人忏愧,竟让青山船厂走到了今天这一步。
而今,2018年,企业最困难的时刻。
惋惜与痛惜。
作为一名80后,很幸运刚入厂时遇到了企管部杨汉生,王行士这样的老一辈处长,
他们经历了建厂时的荣光,修过厂史;
我们的父辈叔伯也为青山船厂的建设奉献了一辈子。
他们无怨无悔,他们至今满怀激情。
时代的洪流裹挟着建厂半个多世纪的(68年)青山船厂走到了今天,走到了此时此刻。
长江滚滚依旧,码头依然是那片码头,
昔日红火的分段车间黯然静默,
300吨龙门吊伫立在厂区雄姿依旧。
老一辈已然离开船厂,但精神还在……
我辈之人是怀抱着国企铁饭碗的老思想停滞不前,还是震耳发聩重新跟上时代步伐,新开一片天地。
何去何从,才是我们当下应当思考的问题。
谢谢大家!
司徒
2018.11.07 立冬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