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做一件事说一句话没有发现逻辑上解释得通的显性动机,那背后一定是存在着深层的隐性动机的。只是很多时候我们并不去深究到底是哪一种动机,尤其是当结果本身是无害的时候。
然而,很显然更多时候我们做的事说的话没有达到预期效果,会引发很多负面情绪,这个时候发现各种行为背后的隐性动机还是有利于纾解产生的负面情绪的。
生活中我们都有过这样的体验,父母因为一件事情不同时段反复跟你强调同一个建议,你第一次很无所谓的表示知道了,第二次似有若无的回复了一声“哦”,当第三次以上再说你会非常不耐烦,甚至双方因此产生一些争执。这时你觉得很气恼,即使你当时约了好朋友出去玩可能心情一下子就不好了,又觉得自己无能为力,但可以确定你基本不会按照他们期望的去做。然后未来这个问题还会再一次以一种不愉快的方式出现。
那么你为什么会气恼呢,一方面因为你觉得你可以处理好这个问题,他们反复提及你感觉不被信任;另一方面,你对于自己不耐烦的跟父母沟通也很懊恼。这里面深层次有两种考量,你是否确实可以处理好?你可以处理好但你是否认同他们的方式?一般来说,对于我们确实承认无法处理的问题,很少会有激烈的异议。
前一种情况,你以为你处理得好可能在父母眼里并不可靠,而你渴望的是被信任,那你需要做的就是给他们一个明确的答案,让他们感受到你确实可以处理好。不得不说,“知道了”永远不是一个明确的答复,这更像一个中性答案。
后一种情况,你可以做得好只是不是父母认同的方式。更大程度上,这是两代人之间的价值观差异性决定的。你希望他们认同你的处事方式,甚至有时你心里希望可以改变他们。如果我们都没有错,那么这是一个谁也说服不了谁的死循环。双方的动机其实是一样的,只是要如何打破僵局?这个过程恐怕永远都没有最佳答案。
无论生活还是工作,很大一部分的情绪就是因为你想要的和你得到的不一致产生的,超过你的预期就是正面情绪,低于你的预期就是负面情绪。如果我们可以更好的认识自己行为的动机,我们就可以降低我们的预期,同时努力促成你的预期达成。纾解负面情绪的主动权永远掌握在自己的手中。
每个人都本能的希望被信任、被理解、被爱,但对主动的信任、理解和爱却不是一种本能。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