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读《娱乐至死》有感

读《娱乐至死》有感

作者: 海底跳舞的虾米 | 来源:发表于2021-09-22 17:38 被阅读0次

    读尼尔波兹曼的《娱乐至死》有段时间了。随手翻,翻到哪读哪。今天翻到“躲躲猫的世界”,突然很有感触。波兹曼虽然写的是电报引起的社会变革,可是他每一句都戳中了当下社会的痛点。

CNMO新闻2020公布,全世界抖音的下载量已经超过20亿,印度以6.11亿据首,其次就是中国,用户达到1.96亿。我也是其中一员,虽然是因为工作缘故。今日头条以5.5亿用户量稳居新闻类APP之首。是不是有你呢?为什么大家都钟情于今日头条呢?前段时间,一位致力于创业的朋友回答了这个问题:他说,现在是地球村的时代,本地门户网站已经不能满足他对信息量的追求。而今日头条短平快的新闻推送模式正好满足了他的需求。他的言外之意:信息就等于机会,机会就能创造财富。这也正好说明了男人们聊天话题为什么总喜欢围绕政治经济足球股市这一类。看上去,似乎信息跟行动力之间形成了正比关系。实则,于99.99%的人而言,谈资而已。

不得不说,这是个信息极度过剩的时代。整个世界都变成了新闻存在的语境。看上去这一切都事关每一个人。她带给我们的是支离破碎的时间和被割裂的注意力。无论是抖音,还是今日头条之类,都发挥着传播信息的功能,却没有解释信息、分析信息的功能。而集收集、解释、分析功能于一体的书籍早已被大部分人抛诸脑后。据有关数据显示,2020年国民纸质书年阅读量为人均4.7本;而犹太人的年阅读量人均达60本。众所周知,犹太人是全世界诺贝尔奖获得者最多的人种。书籍的阅读能够引起读者深度的思考和分析以及探究。这些都是短平快的信息给不了的。这些年出现一个奇怪的现象,家长们都知道阅读的重要性,一味让孩子阅读,可是自己每天还是手不离机,孜孜不倦的刷着各种视频新闻。果然,王阳明的“知行合一”是门大学问。当然,文字本身也有思想诱导的嫌疑,但那些文字是坦坦荡荡的,而不像视频或者图片那样富有隐喻特征。

萧伯纳说过,理智的人适应环境,而世上所有的进步都仰赖不理智的人。想到二十年前的我,何曾不也是如此,深陷信息诱惑的泥潭,不可自拔。总以为大城市每天大量的信息能给自己带来机遇。出版于1985年的《娱乐至死》,写的是报纸、电视、电报、摄影、印刷等现代科技进步对时代的影响以及作者对人类文化的担忧。然而,书本出版后四十年后的今天,重新翻阅作者的警世危言,感慨时代的进步除了科技的进步之外,人类却无数次重蹈思想和行为的覆辙!二十一世纪,网络取代了电视,短视频代替了电报,“看”取代了“读”,“刷”取代了“写”,仅此而已。人们渐渐爱上工业技术带来的娱乐和文化,不再思考。毁掉我们的,不是我们憎恨的东西,恰恰是我们热爱的东西!

    曾经看过一个经济论断,说压力越大,脱口秀相声之类的综艺越受欢迎。解压已然成为全民娱乐的最好借口。

      临睡前,丫头突然问我一个问题:人性本恶还是本善?我反问她如何想的,丫头答:人分自然人和社会人,自然人不存在善和恶,而社会人会因利益诱发善恶种子。我不置可否,于是补充道:中国古人相信人性本善,所以孔孟之道旨在换起人性本来的面目,而西方国家则认为人性本恶,所以需要上帝去惩罚,需要圣经去克制那些恶端,需要法律去维护生活秩序。

      想到蔡澜的一本书名《随心 随意 去生活》,人生短暂,及时行乐。古人说:独乐乐不如众乐乐。突然通透顿悟:科技或许只是加速了独乐乐到众乐乐的节奏罢了!科技本身没错,错在众乐乐的人已经在乐中忘乎所以!

相关文章

  • 读娱乐至死有感

    觉得自己档次low,非常无知。浅薄,愚蠢,不爱思考,就是纯粹的噩梦。以前对于很多事情总是顺着情绪而非理性思考,现在...

  • 读《娱乐至死》有感

    《娱乐至死》上 关于作者:尼尔·波兹曼 纽约大学文化传播系主任 著名的媒介文化研究者和批判家 媒介的定义: 第一个...

  • 读《娱乐至死》有感

    思考并批判着是智人优于其他灵长类动物的决定性兴趣,当我们独立的思考能力被一种固定的、被动诱导式的、表面浮夸的媒介所...

  • 读《娱乐至死》有感

    我们生活在一个极度倡导娱乐的时代,从表面上看,娱乐至死包含两个含义,第一,娱乐到死,极度发挥娱乐精神,第二,娱乐致...

  • 读《娱乐至死》有感

    摘抄: 我们似乎达到了这样一个阶段:政治家原本可以表现才干和驾驭能力的领域已经从智慧变为了化妆术。我们无时不刻不处...

  • 读《娱乐至死》有感

    在《娱乐至死》这本书中,虽然作者主要描写的是二十世纪后半叶中电视文化的崛起对印刷时代的冲击,而在我们所生活的这个时...

  • 读《娱乐至死》有感

    形形色色的人们,在公交车上,电梯里,马路上;吃饭时,等车时,睡觉前,永远低着头,把玩着手里的手机,刷刷刷。这样的现...

  • 读《娱乐至死》有感

    文章序言中,作者用了两位著名作家的思想来谈论“娱乐至死”的观点。英国长篇小说《一九八四年》的作者乔治·奥威尔和英国...

  • 读《娱乐至死》有感

    读尼尔波兹曼的《娱乐至死》有段时间了。随手翻,翻到哪读哪。今天翻到“躲躲猫的世界”,突然很有感触。波兹曼虽然...

  • 我读《娱乐至死》有感

    书名:《娱乐至死》 作者:尼尔 ·波兹曼 读后感:本书作者用轻松愉快的讽刺语气讲述了电视对大众的负面影响。本书分为...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读《娱乐至死》有感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oarggl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