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以我穷词写下我神思
…………
若有日我封笔惜字
并非了却余生这份痴
脱离了载体还原本来样子。
…………
听着河图的《若某日我封笔》敲着《白鹿原》的读后感。一本看了快一个月,计划了近五年才读完的书。看书的时候脑海里总会时不时的闪现出电影里的某些场景,老实说,文字真的是一种很神奇的东西,有时候文字所传递出来的感觉甚至比真实的场景更加的震撼人心。整个小说的故事背景发生在清末至新中国成立之后的土改这一段时间,可以说是新中国近代史上最为动荡的六十年,作者把一个高原、一头神鹿、两个家族、一群人物的命运糅合在了一起,放在了时代的大背景下,看得人一脸平静却难以忘怀。
《白鹿原》这本书第一次见到的时候应该还是在高二的时候,那时候略略的翻了前面几页,看到白嘉轩娶了几房太太可是都不得善终。当时想这应该是一个冗长的故事吧,可以慢慢看,没想到看完它的时候已经是五年以后在南京。五年以后在南京,真想去告诉五年前的那个女孩子你接下来的四年都会在一个一下雪就叫金陵的地方度过,你在这儿遇上了一个叫做南京林业大学的学校,那有个神奇的操场,让你爱上了跑步,让你和很多人一起谈心,遇到了现在的男朋友。而在这个六月你就要离开这里了,现在基本上是最后一步,写一篇毕业论文来好好告别,挥手,转身,走向人生的茫茫原野。
白鹿忽现,原野茫茫——陈忠实《白鹿原》读书笔记小说中有几次都有出现白鹿,基本上都发生在主人公命运发生转折或者陨落的时候,似乎它已经成为了某种暗示。究竟什么是小说中的“白鹿”是什么,是流传在白鹿两家的传说还是各个主人公不同命运走向的暗示?白鹿忽现,原野茫茫。
白鹿忽现,原野茫茫——陈忠实《白鹿原》读书笔记读罢整本书,如果非要从里面选印象最深的一个,那应该是朱先生。他下葬的时候白嘉轩扶树痛哭“白鹿原上最好的教书先生去世了。。。。”这是一个活得很通透的人,就连死的时候都是皮包骨头不多带半点油腻世俗,不贴掩面纸,平生不做亏心事,哪怕仰面对青天。朱先生在小说里基本上是被神化了的一个人物,与世无争却明白一切的世事变化。这样的人应该是内心极度的平静吧,所以只要外界有一点波澜便都可以感受到,并且可以准确的猜测出波澜将荡漾向何方。只是所有的预测有一点难以逾越的是必须要经过时间来证明,时间或许 才是荒原,而白鹿则是偶尔闪现的神思。
从今天早上开始写晨间日记,也许人生无论如何都会过去,那么如果可以请把它过成自己想要的样子。每天的安排和反省都应该是你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东西。如果出现了一些机会或者机遇是你不去做就一定会后悔的事情,那你就勇敢的去做就好了,如果没有,那就把生活尽可能的调整为你希望的那个样子。生活确实很现实,所以偶尔活在梦里也是不错的,改变你能够改变的,接受你不能够改变的,就这样咯。
如果仍旧有东西能够让你心底波澜,那么至少证明你还活着。在构想未来的时候只需要花精力去思考怎么才会越来越美妙就好了,为什么还要花精力去想会如何糟糕呢?白鹿忽现,原野茫茫,之于人生也一样,不就是赤手空拳博一场吗,好好玩呗。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