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人际互动
(1)来自他人的期待。
亲情、友情、爱情在建立之后,最主要的就是互动过程了。也是在这些关系的互动中,那些容易忍受委屈的人,常常将『自我』排在『他人期待』的顺序之后,甚至直接淡漠『自我』。别人对我们的期待和要求就在与我们的关系中扎根生长,最后直接淹没我们自己的『自我』。
(2)明白自我需求需要谨慎地由自己确定而非来自他人的期待。
实际上,他人的期待并不是满足我们自我需求的最真正有力量的“手”,能够随时随地最有力地满足我们自我需求的力量来自于我们自己,所以我们要把这个权力重新握回自己的手中。
4.能力与需求
(1)明白需求的确需要去满足,但满足需求需要一定的能力基础,能力不足的话是可以后天学习锻炼的。
(2)评估自己当下的能力。
(3)观察、思考别人具有哪些能力。如何去学习(学哪些?怎么学?)
在这一点上,以近日的一位朋友的情况为例,他一直在跟我抱怨自己因为达不到前女友的标准而被前女友分手,他现在很自卑,但又渴求爱情来抚慰自己,所以向另一个女生传递了心意,发现另一个女生的择偶标准也很高,他觉得自己连幸福的能力都没有了,很沮丧抑郁。重点是,他自从跟女生传达心意并一直保持联系后,除了沉溺在每日的负能量情绪中,什么都没做过。
这位朋友太让人失望了,他有求偶的需求,但他始终没意识到求偶的需求除了一见钟情的方式能满足外,还可以通过持久战地努力这种方式来满足,他只知道第一种,对于第二种除了保持形式上的联系外,没有做任何努力改变自己在对方眼中的印象,更不用提再去搜索获取关于如何控制情绪转变成积极心理或如何获得爱情的相关知识了。最后的结果可想而知。
这是借他人的事来说我以前是怎么走出长期的低落情绪的,最后的一步是运用,把学到的各种知识和小技巧都实际用在行动中,效果不一定会perfect,但肯定比不运用要好得多,我现在的状态就是活生生的例子。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