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汪曾祺散文语言的简洁、贴切美(之一)

汪曾祺散文语言的简洁、贴切美(之一)

作者: 李陌桑 | 来源:发表于2024-02-07 19:36 被阅读0次

今天翻汪曾祺散文,看到《夏》这篇文里的一段话:

最讨厌的是“臭芝麻”。掏蟋蟀、捉金铃子,常常沾了一裤腿。其臭无比,很难除净。

西瓜以绳络悬之井中,下午剖食,一刀下去,咔嚓有声,凉气四溢,连眼睛都是凉的。

这些语言真是贴切、干净。

如果是我写,可能会写“臭芝麻”的学名。会写:“掏蟋蟀、捉金铃子时,裤脚上常常沾满了它,密密麻麻的,其臭无比,很难除净。”

用语啰嗦多了。不用状语,活用“一”。

后面这段,如果是我写:

“西瓜用绳络悬在井中,下午剖食,一刀切下去,咔嚓一声,红色的瓜瓤,凉气四溢。”

多了“切”字,只突出凉,不说颜色,“连眼睛都是凉的”,感受很新奇。语言简洁,节奏感好。

再看一段:

“万把钩”即苍耳。因为结的小果上有许多小钩,碰到它就会挂在衣服上,得小心摘去。所以孩子叫它“万把钩”。

我们那里有一种“巴根草”,贴地而长,见缝扎根,一棵草蔓延开来,长了很多根,横的,竖的,一大片。而且非常顽强,拉扯不断。

如果是我,会写:

“万把钩”即苍耳。因为小果上有许多小钩,如狼牙棒,衣服碰到它,就会挂在上面,得小心摘掉。所以叫它“万把钩”。

和原文比,原文省略主语,句子更口语化、简洁。“摘去”比“摘掉”准确,显得并不容易。孩子叫它“万把钩”,很有意趣。

另外一段,如果是我,会写:

我们那里有一种“巴根草”,贴着地面长,到处蔓延,这草一边蔓延一边生根,一根草,蔓延一大片,横的,竖的都有,而且拉扯不断。

原文,写出了草的性格特点,贴地而长,见缝扎根。四字句简洁、押韵,有节奏。原文写一棵草蔓延动态的过程。状语改变位置,置后。“非常顽强”是草的另一个特点,表现出来就是拉扯不断。

相关文章

  • 《在这个世界有所爱》读书笔记(1)

    这是名家散文美绘版品种之一,是汪曾祺散文精选。 散文分草木春秋、舌尖韵味、岁月留痕、品味人生等几个部分,将汪先生经...

  • 杂感

    今天看了汪曾祺老先生的散文,觉得美美的——语言美,情感美,真真是一种享受!老先生的散文没有华丽的辞藻,但那朴素的语...

  • 看似平常最奇崛,成如容易却艰辛

    今天读汪曾祺的散文,里面有一篇写语言的惊奇与平淡的。 我感觉我这个人一向很喜欢平淡简洁的语言。以及偏爱某种朴素的哲...

  • 认识汪曾祺

    认识汪曾祺是从《受戒》开始的,《受戒》语言简洁生动,明快清冽,读起来齿颊留香,回味甘甜。《受戒》描绘了一幅美...

  • 汪曾祺

    汪曾祺散文语言具有朴素、平淡、韵味无穷的特点,常常使用独特的口语化的语言。王安忆曾说过“汪曾祺老的小说,可说是顶容...

  • 汪曾祺

    汪曾祺散文语言具有朴素、平淡、韵味无穷的特点,常常使用独特的口语化的语言。王安忆曾说过“汪曾祺老的小说,可说是顶容...

  • 读《黄油烙饼》有感

    读《黄油烙饼》有感 《黄油烙饼》是汪曾祺的名篇散文之一,文章通过黄油表现了祖孙三代间的爱和守护,平实的语言,却让人...

  • 多文本评课稿

    《汪曾祺散文语言特点品味》一课以汪曾祺的三篇散文为载体,以方法为引领,以品读为主线组织教学。把语文学习从课内延伸到...

  • 美文 美女 美课

    美 文 《昆明的雨》是汪曾祺写作的一篇散文。 作家的内心深...

  • 暖意

    《阿勒泰的角落》全书读来流畅轻快,甚至有些地方令人想到汪曾祺。 语言风格,真是作者最直观的魅力之一。 除了文辞之美...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汪曾祺散文语言的简洁、贴切美(之一)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oayha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