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 驳“撞韵说”
喧嚣一时的“撞韵说”,根据始作俑者的解释,系指“句脚字(白脚)与韵脚字韵母相同。”并举韩愈《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二首·其一》和王安石《泊船瓜洲》两首为例。
一、刨根问底,识破移花接木之术
在分析之前,我们先探查一下“撞韵说”是如何出炉的?其源头在哪里呢?这个源头,仍然来自沈约的“八病说”。我们知道“八病”中,涉及韵病有两类(大韵、小韵),涉及声病也有两类(傍纽、正纽)。而始作俑者截取其中“正纽”之说,混淆了“正纽”是声纽相犯,而不是韵母相犯,然后移花接木,把声病的某些特点移植到韵病里,从而达到混淆视听的目的。
那么,什么叫“正纽”呢?《文镜秘府论》云:“五言诗‘壬’、‘衽’、‘任’、‘入’四字为一纽。一句之中,以有‘壬’字,更不得安‘衽’、‘任’、‘入’等字。如此之类,名为犯正纽之病也”。旧题魏文帝的《诗格》云:“谓十字中有‘元’字,又用‘阮’、‘愿’、‘月’字是犯。”
具体什么意思呢?很简单,四声字是汉语的一个特殊现象。“壬衽任入”四声字,属半齿音类,声纽同属日母,声调为平上去入,所以叫“一纽四声”(也有称为“一字四声”的。)如果“壬”字做了韵脚,那么句中其他和“壬”同属一纽的字(包括白脚句位),都不能再用了。用了就犯“正纽”。同样道理,“元阮愿月”四声字,属牙音类,声纽同属疑母,声调为平上去入,所以也是“一纽四声”,如果“元”字作韵脚,那么句中其他和“元”字同属一纽的字(包括白脚句位),为避“正纽”自然也不能再用了。
“正纽”的声病原理,除了作为齐梁体诗的规则外,在近体中最早被淘汰,但后来在曲律中死灰复燃。王骥德《曲禁》云:“一声四用:不论平上去入,不得叠用四字”,其源头也出自“正纽”原理。
那么始作俑者,又是如何把“正纽”之声病,替换成“韵病”呢?那就是利用汉语“四声字”的特点,剥离掉“四声字”最独特之处-----“一纽四声”,然后嫁接到“八病”中的“大韵”中,只不过又把“大韵”(除韵脚外,句中字与韵字同韵部)中的“韵部”要素,变更为“同韵”。如此一来,就实现了从声病向韵病的改头换面。
如:王安石诗:“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其中:岸(疑母翰韵)、还(匣母删韵)。退一万步讲,就算“八病”可以适用近体(其实是针对齐梁体),那么这既非犯大韵和小韵,也非犯“正纽”和“傍纽”,并无不妥。同样道理,韩愈诗:“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其中:处(昌母语韵)、都(端母鱼韵),亦无不妥。
二、点破现象,提升必要的鉴别能力
说到这里,我倒是想提醒大家,特别要注意一个很有趣的现象。什么现象呢?在第一例王安石诗中,“间、山、岸、还”,无论白脚和韵脚,其韵摄都属于“山摄”。在第二例韩愈诗中,“”酥、无、处、都,无论白脚和韵脚,其韵摄也都属于“遇摄”,这是偶然现象吗?
让我们再来看一首律吧:章碣《无题》:“东南路尽吴江畔,正是穷愁暮雨天。鸥鹭不嫌斜两岸,波涛欺得逆风船。偶逢岛寺停帆看,深羡渔翁下钓眠。今古若论英达算,鸱夷高兴固无边”。
章碣此诗,是为了炫才斗奇而故意作的,因此他绝不可能作一首有违近体规则的诗出来,自损声誉。此诗乃意在创格,世称“双用韵格”,又称“奇偶异韵格”或“夹用韵格”,即“白脚用一仄韵,韵脚用一平韵”。但两个韵之间,有何关系、有何特点呢?一般人意识不到。其实这两韵之间,关系很特殊。白脚“畔岸看算”,韵摄都是“山摄”;韵脚“天船眠边”,韵摄也是“山摄”。由此我们可以得出一个结论:近体律中,允许并实际存在-----白脚和韵脚同“韵摄”。而且这已成为某些诗人积极的追求,成为近体一种尚未引起重视的“修辞格”。
那么,这种“白脚韵脚同韵摄”的修辞格,是凭空产生的,还是有所继承而来呢?
我们知道七言古诗“柏梁体”,其特点之一是句句押韵。齐梁乐府诗中也有此情况,如萧衍《白纻辞二首其一》:“朱丝玉柱罗象筵,飞管促节舞少年。短歌流目未肯前,含笑一转私自怜”。
近体格律,胎息齐梁声律,很多方面保留或者改造了齐梁声律。如近体承袭齐梁“五、十不同声”的要求,将其演变为“上下句末字平仄必须相对”(首句入韵式除外)的近体句式。在这种句式下,要想满足复古趣味,用一韵来做到“上下句都押韵”是不可能的。怎么办呢?唯一的办法就是运用“同韵摄”的修辞手法,做成上下句“假性押韵”,也能产生上下句之间若有如无的“韵律复沓”效果。虽不如“上下句都入韵”那么明显,但也足以动人耳目。
由此可见,“白脚韵脚同韵摄”现象,非但不是韵病,而是一种积极的修辞技巧。历史上根本无什么“撞韵”之说,更谈不上避不避的问题,反而实践中很多诗人刻意追求这种模式。
【最后的话】
综上三篇笔记所论,“连撞挤韵说”以非署名方式,或东拼西凑,或移花接木、或曲说妄解,不一而足。从偷换前人概念和袭用前人专业术语等方面看,无非欲伪托古人,以假乱真而已。至于其他目的,则不在我批驳范围之内。
最令人可悲的是,当今诗坛(学界除外),人云亦云者太多,缺少独立思考和分析批评能力。对于一些非常明显甚至常识性的错误,也识别不出。一窝蜂转发,以致流害愈广,破坏了良好的诗学风气。一叹!
2021.10.20 舞蝶制作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