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百钻公会
《文化苦旅》有些“苦”!

《文化苦旅》有些“苦”!

作者: 杨木艺 | 来源:发表于2018-12-09 20:43 被阅读24次
这本书

【1】

星期天,终于有了一丝清闲。

我有意无意的又看到了那本已“蒙尘”的《文化苦旅》。

这本书在我这至少十年了。说真的,就在刚买的时候,似乎读了一遍,从那再没碰过一毫。书中讲的事情早已忘得一干二净。

对于阅读本来是件很愉悦的事情,但这本书给我的唯一印象就是:读起来有些吃力,甚至有些晦涩,让人愉悦不起来。

远不及读那些小说 、美文,给人以酣畅淋漓、行云流水般的感觉。

读它还真的有点断句、句读的基本功。对于那些具有历史哲学思想的文字,反复阅读多遍也不知所云的情况,经常存在,到底是我的水平有限,还是大师写的太深奥?我想还是我的水平问题。


【2】

但当时还是耐着性子看完了,这本既不全是游记又不全是历史的 “苦旅”著作。连作者自己都说:"我已经料到 ,写出来的会是一些无法统一风格、无法划定体裁的奇怪篇什。"

文中,作者通过讲述“人文山水”蕴藏的历史,或探索中国历史命运和中国文人人格的构成,或展示中国文人艰难的心路历程...

这些“山水”,作者是有所选择的,那些所谓的名山大川他不一定感兴趣 ,他更关注的是那些更有文化底蕴的地方。

哪怕是一人一事,一楼一阁, 一砖一瓦,这些地方,也只有作者自己的心中才有。“我发现自己特想去的地方,总是古代文化和文人留下较深脚印的所在。”他在序言里说。

像那些后来建造的所谓人工景点,哪怕造价再高,也是难入大师的法眼的。他要的是有凝重历史,并积淀深厚的地方。

并通过对这些历史地解读,提出更多现实意义的思考。


【3】

在《风雨天一阁》中,通过讲述天一阁,这个明朝嘉靖年间官员范钦修建的私人藏书楼(主要是里面的藏书,文化价值),经过其后人没完没了地接力保护,历经明、清至今,成为重点文物得以保存。

仅仅这项保护,所付出的艰难程度,就让作者心情凝重:“让人联想到中国文化保存和流传的艰辛历程,联想到一个古老民族对于文化的渴求是何等悲怆和神圣。”

作者又在“究竟是一个什么样的院落,能给中国艺术史提供那么多的触目的荒凉?”提问中,来到了青云谱。

青云谱是个道院,主人朱耷,八大山人,他不仅是明太祖朱元璋第十七子宁献王主权的后代,更是17世纪晚期中国的杰出画家。

在《青云谱随想》中,由朱耷,想到了徐渭、原济及“扬州八怪”等人。

显然,作者对中国绘画史也是造诣颇深,写起来就是信手拈来,轻车熟路。

经过这一番探寻和随想,估计作者也是弄清楚了“是一些什么的朽木、衰草、败荷、寒江,对应着画家道袍里裹藏的孤傲”。
......


【4】

显然,在大师笔下“悲怆,荒凉,孤独,凝重...”字眼充斥几乎整本书的语境中,让我一个人阅读时“愉悦”起来并时不时地傻笑,确实是件荒唐的事情,也有悖于大师的初衷!

相比较《文化苦旅》有些“苦”的的余先生,其实我更喜欢在CCTV青歌赛上当评委的那个笑呵呵的余先生。

已记不清是哪届青歌赛了。余先生当时是参赛歌手素质测评的点评评委。

这个环节虽然只占100分中的1分,但这1分也决定选手的命运,有时差距就是那么的0.1分!

余先生总能在每个歌手回答完所选的题目后,侃侃而谈,即便是一个小的知识面,他都引经据典,讲的头头是道,通俗易懂。

时间有限,主持人说“余老师,时间到了”的时候,他总是意犹未尽。

我在电视机前,对他博学多才,娓娓道来,温文尔雅,带着南方口音的腔调,有了深刻的印象。

才是这本书的由来!

相关文章

  • 《文化苦旅》有些“苦”!

    【1】 星期天,终于有了一丝清闲。 我有意无意的又看到了那本已“蒙尘”的《文化苦旅》。 这本书在我这至少十年了。说...

  • 读《文化苦旅》—敦煌篇

    读完《文化苦旅》,我陷入了沉思。 《文化苦旅》这苦究竟苦在何处?曾看到过这样一种见解:苦的是这趟旅程...

  • 学文的苦与乐

    文化的旅程是苦,是涩,在这千年的叹息中讲述苦旅。 ——余秋雨《文化苦旅》 从古至今,学习,总是苦的。至...

  • 2018-04-28

    苦其心,不苦其志 ——《文化苦旅》书评 每一个文化境地都是历史与智慧的交汇撞出的光芒。《文化苦旅》共有31篇,...

  • 敬秋雨先生和他的《文化苦旅》

    我把余秋雨先生大作《文化苦旅》阅读完了,他在书中说,文化苦旅苦的不是游历记述的过程,而是文化创造的过程。 秋雨先生...

  • 苦海彼岸

    《文化苦旅》。 这本书,它不甘甜,里面记载了太多太多的不忍与辛酸。 文化的旅程是苦、是涩,在千年的叹息中讲诉苦旅。...

  • 《文化苦旅》“苦”在哪里?

    余秋雨的《文化苦旅》中最苦的应该是那篇《道士塔》。第一次读这篇文章我觉得荒唐,第二次再读我感到可笑,但无论如何我也...

  • 《文化苦旅》:旅苦化文

    读散文最使我酣畅,慢慢悠悠颠颠簸簸的公交车,读上几篇好散文顿时觉得目的地是哪都变得不重要。 余秋雨作为散文大家扬名...

  • 一月书单

    文化苦旅

  • 人生苦甜

    最近看了一本书,余秋雨的《文化苦旅》,书中道:“是天地,给了我们生存基座,因此也给了我们文化基座;文化的旅程是苦,...

网友评论

  • 乐健君::+1:爱屋及乌
    杨木艺:@乐健君 文章中真想用这个词的。知音呀!
  • 异趣盎然:细细读完,突然想起很早也就读过这本书,同你一样,好像全无印象了,近期的感受同余大师一样,也想游玩有文化积淀的地方,应该重新拜读一下。:pray::pray::pray:
    杨木艺:@异趣盎然 好,第二大师

本文标题:《文化苦旅》有些“苦”!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oazhh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