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来看,“二胎”是大家非常热议的一个话题,更是女人们扎堆之后出现频率很高的一个话题。
上次家里招待客人时,几杯酒下肚,几个爸爸也聊二胎。
小涵爸一副过来人的样子说:“我可劝你们,想要二胎一定要尽早,不要让两个孩子差的岁数太大。像我们现在,俩大人必须得分工,一人带老大学习,一人带老二玩,要同时满足两个孩子不同的需求,太累。”
小涵爸说的是事实。
老大小涵和老二嘟嘟差了八岁,目前老大四年级,老二才两岁。
晚上老大需要安静的学习环境,老二则需要美美的亲子时光。
为了照顾到两个人的感受,几乎每天晚上,我和小涵爸都需要明确的分工:一人陪老大,一人陪老二。
很长一段时间,我们分工的模式是:晚饭后,爸爸带着嘟嘟在奶奶家玩,我带着姐姐小涵回我们家学习;或者是我和小涵在奶奶家写作业,爸爸带着嘟嘟先回家玩。
好在我们和小涵的爷爷奶奶住一个单元,不同楼层。要不然实在太折腾了。
小涵不是吝啬的孩子,她从不掩饰对嘟嘟爱,会抱着小嘟嘟亲亲,也会带着嘟嘟玩,但同时也会和嘟嘟产生矛盾。
当两个孩子产生矛盾的时候,小涵的爷爷奶奶凭着老一辈的育儿经验,往往先说小涵,希望小涵做出让步,要有一个当姐姐的样子。
但已经受独宠了七八年的小涵也很委屈,明明是妹妹一步一步侵略我的地盘,越来越得寸进尺,为什么非让我让步?
或许是为了让小涵做出让步,这个时候,爷爷奶奶会说:“唉,老二就是尖(jian方言,不知道是不是这个字),你是姐姐,你让着她点。”
曾经有一段时间,我发现这样说,非但不会让两个人的矛盾减少,反而两个人之间经常会因为一件小事纠结了起来。

我想通过沟通了解一下小涵内心真实的想法。
我问小涵:“当你和妹妹发生矛盾的时候,你什么感受?”
小涵说:“她总是不经过我同意就动我的东西,我很生气。”
“你不喜欢别人在你没有允许的情况下动你的东西。”我说
“是的,我整理好的东西,我很清楚,但下次再找的时候就特别困难,一定是嘟嘟随便动了。”小涵愤愤不平
“那岩岩弟弟动没有经过你允许动了你的东西,你生气吗?”
“不生气,因为岩岩是我朋友。而且他也不会给我弄坏,或者是弄得到处都是。”
在小涵心中,朋友的行为是可以理解并包容的,但妹妹不行。
老二的到来,不仅在地盘上侵略着姐姐,甚至在家人的关注度和包容度上也让姐姐感受到了威胁。
小涵允许朋友动自己的东西,但妹妹就不行。这是她的自我保护,也是她捍卫自己权利的一种方式。
“妈妈理解你的感受,妈妈和你有一样的感受,没有自己的允许,别人随便翻自己的东西,会让自己很不舒服。”我对小涵表示理解
“当然了,如果嘟嘟每次玩完了都给我收拾好,或者放整齐,我也不是不让她玩。”小涵轻松的说,
“但有的时候,我发现奶奶没有经过我允许就直接让嘟嘟玩了,上次的印章,我还没用,就已经被嘟嘟玩的不能用了,快气死我了。”
“也就是说你希望在嘟嘟玩之前,我们先给你打声招呼,你会考虑让嘟嘟玩的?”我问
“是呀,嘟嘟是我的亲妹妹,我肯定会让她玩。”小涵认真的说

在的成人意识里,老大要懂得谦让老二。
但,孩子的意识里却在强调物权。
于是,后来,我们放大了姐姐的掌控权和话语权,经常在嘟嘟要贸然拿姐姐东西的时候,我们就会说:“这是姐姐的,不经过姐姐允许你就动了,姐姐会生气的。”
还经常提醒嘟嘟去征求小涵姐姐的意见:“嘟嘟,拿着这个去问问姐姐让不让你玩?”
慢慢的,小涵对待嘟嘟越来越大方,不是送嘟嘟一把剪刀就是送嘟嘟一些小玩意儿。
经过一段时间的调整,我明显的发现小涵和小嘟嘟之间不再是针尖对麦芒了,她们经常会在一起合作:
小涵在垫子上将磁力片按规律摆好,让嘟嘟拎起来变成一个球,看到嘟嘟开心的拍手,小涵也幸福的搂着妹妹笑。
在别人家做客,小嘟嘟不管三七二十一掰下两根香蕉,一根自己吃,一根送给姐姐。
嘟嘟一听到姐姐放学回家开门的声音,便撒娇的喊着“姐姐”跑过去让姐姐抱。
......
所以,
有俩宝的家庭里,成人与孩子的互动尤为重要。
成年人是家庭气氛的掌舵人,
做得好,俩宝会越来越亲密,家中的气氛便越来越平和。
家和万事兴。
家和不和?
掌舵人非常重要。
你是一个合格的掌舵人吗?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