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好花钱V 添妈小兰
美是因人而异的,相同的是追寻美的心 ——主编朗朗
2013年,那时的我刚生完孩子,肥胖、蓬头垢面、乱糟糟的衣柜和一滩混乱不清的情绪。
我在本子上慎重写下:我要变好看,我要做个美妈!
5年后,我在一家优秀的公司任职,在一大群有美貌和气质的同事中间自信和欢喜,因为我知道我每天的衣着都是非常适合自己、衬托我个人气质的。
甚至有许久不见的朋友以为我去整过了容。
我做到这一点,只不过是当初加入了一个专业形象课程。
找到自身问题再花钱
曾经的我:一整年都在买买买,2013年一整年的支付宝账单显示在淘宝买衣服超过了30000元,可我还是穿不出美!凭什么马路上的女人不是比我好看,就是衣服比我好看?!
我强迫自己去学习搭配,又觉得无从下手。从小就知道,自己不是长得很美的女生,以为生了孩子30+了,可以走气质路线,结果事与愿违。
我也尝试买品牌衣服提升品质感,商场里动辄上千的衣服,却总是买来就后悔,重复陷入不想穿——弃之可惜——堆积的循环烦恼中。
到底是哪里出了问题?
紧紧抱住专业人士的大腿
“为什么要系统学习形象管理?”
“大部分的国内女性,把握不好自己适合的风格和颜色,买买买时一直选错,浪费大量精力和金钱,又导致物品的囤积或者不动心。”——形象管理老师@Jane何简单
2014年开始,我阅读了不少书籍,积极进入了一些正能量的圈子。我发现一个不专业的人要快速提升某方面的能力,寻求专业的力量、和更多同频的人在一起就最有效快捷的方法。
我开始过上每天打卡、健身、学习英语、阅读、规划自己时间和生活、写下每月清单、设立年度计划的打钩鸡血人生。
每一个领域都遇到了至今都感激万分的老师。
而形象管理的1200元咨询费,是我最值得的一笔投入。
前后对比照扔衣服开始的打破思维
生活中依然有很多女性:月收入上万,却穿着质地非常差的衣服上下班;价格昂贵却完全不符合自身气质的外套;给孩子买买买却再舍不得在自己身上花钱……
当初的我,也是被这样的思维固化着。舍不得投资自己、认为自己应该先赚到XX钱、先瘦到XX斤,才能考虑变美变好看这件事。
而形象课程中带有衣橱整理的部分,老师说的一句话让我彻底打破牢笼:
“凌乱的衣柜和混沌的大脑相似,那些早已过时、不喜欢、不适合你的衣物对情绪的干扰最是可怕:空间的洁净感和主动选择的心动感值得你断舍离。”
于是,与3大筐衣服一起被扔掉的,还有我呆了8年、看似光鲜却无趣的体制工作,我主动选择了自己梦想工作。
那条路虽然走得艰苦,但我打破原有的思维后,开始飞速的成长:策划、沟通、独自运作、执行能力,我的人生好像开了马达加速。
而这一份人生的加速,的确是从好像并不太搭边的形象管理课开始的。
我如今找到又能给予自己和家人体面生活,又能承接我梦想的岗位。虽然依然有很多新的挑战,但我就如那终于扔掉那3大筐衣服一样,从未后悔过。
无悔又尽兴的人生,我很骄傲。
现在的我已经彻底、从根本上控制胡乱的剁手,不会再乱买买买;
对自己的形象、风格、色彩有了自己的深刻把握;
我知道了每个适合我的颜色,这些需要通过专业的测试:是否符合我们的肤色、发色、瞳孔颜色;
我真的变成了一位充满自信的美妈妈。
这份投资给我带来的,不仅仅是外在形象上的管理,更重要的是思维上的更新,变美本就是思维迭代的一种奖赏。
如果你想打破僵化思维,快抓住身边的专业人士吧。
一起千金在手,内心富足,又美又有钱吧!
朗朗结语:
美国有档超红的素人改造节目——《粉雄救兵》,五个GAY联手每集改变一个邋里邋遢的大老爷们。
他们改变家装、调整发型、介绍食谱,最让人感动的是,他们并不是让被改造者“彻头彻尾”的改变自己,只是不断地强调“你已经很棒了,而且可以更好”。
最终,被改造者变成了更好的自己——但他们依然是最舒服、最自然的自己。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