距离上一次来喀什已经十了,古城一如既往的繁华背后,还是有很多变化。旅拍最少有三、五十家,现代化的店铺也增加了很多。维族姑娘的穿戴,也比十年前更开放。还有满街的小学生,嘴里竟然都是地道的汉语。跟本地人聊天,才知道现在学校已经没有双语教学了,学校授课只准用汉语。现在的维族孩子,维语的读写很多都已经有障碍了,估计长大后基本就慢慢把维语遗忘了。第二是现在的年轻人大部分已经不去清真寺了,穿衣和生活习惯也更接近内地的都市人。世俗的生活方式有强大的同化能力,一旦开始上抖音、穿着时髦的服装,年轻人就会迅速就成为都市大军中的一员。这种情况如果再回去的话可能就很难了,恪守古兰经教条的生活方式,除非有极强的自我约束能力和氛围。第三,现在的维族女孩子结婚,大多更喜欢汉人,或者是生活方式接近汉人的维族年轻人,这点真是我没有想到的。十年前维族姑娘要嫁汉人,家庭的阻力可是很大的。当然,传统的维族男人大男子主义很强,好吃懒做还打老婆的也不在少数。人都是向往更好的生活,况且女人的天性就需要更强的安全感,这个也是无可厚非。只是,这样发展下去,几十年后这一代年轻人成长起来的时候,喀什会是什么样子?那时候的传统还能留存多少?
我坐在艾提尕尔清真寺的广场,看着这座新疆最大的清真寺在风中略显落寞的身影,心里五味杂陈。我喜欢新疆人的浪漫与随性,也喜欢他们的歌舞和民族特色。但对于民族大融合的国家来说,也许更多的同一性才能保证更高的效率。在中国历史上,不管什么样的少数民族进入中原,都慢慢会被汉族的文化同化,这也说明汉族几千年来形成的文化价值观具有更强大的生命力。
无论如何,民族和个人一样,都只是历史车轮滚滚向前的螺丝钉。喀什最初信奉的也不是伊斯兰教,而是佛教。身处历史之中,你我都是过客……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