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海固,又称宁夏南部贫困山区,是宁夏的固原市原州区、西吉县、泾源县、彭阳县、隆德县,吴忠市的盐池县、同心县,中卫市的海原县,八个国家级贫困县的统称。
西海固,这个听起来就让人感觉苍茫、炽烈又坚硬的名字,1972年就被联合国粮食开发署确定为“最不适宜人类生存的地区之一”, 有着“苦甲天下”之称。
西海固,它不缺历史,这里曾是丝绸之路过境地,传奇西夏诞生地,更是历代兵家必争地;它不缺文化,厚重的中原文化、璀璨的伊斯兰文化、神秘的西夏文化、粗犷的草原文化、苍劲的大漠文化在这里交相辉映,谱写传说;它亦不缺信仰,不缺勤劳,不缺厚土,但是它缺水。历史传说
西海固,十年九旱,放眼望去,全是一望无垠的荒凉黄土,千山万壑,土地贫瘠,加上干旱,风沙,农作物难以生长,这里的农民每年往往颗粒不收。因为马铃薯比较耐旱,于是马铃薯这个适宜旱地种植的作物,变成了西海固人的“救命蛋”,养活着这里世世代代的贫苦人。
腌菜也是西海固的一大习俗。为了节约水,西海固的人就用刷子将菜上的尘土刷下来,然后直接腌制。
听说,因为缺水,当地村民家家惜水如金,洗碗也只是用抹布直接擦拭干净。天阴欲雨时,人们是不会躲在家里休息的。他们通常会穿上薄一点的衣服到地里,一边干活一边等雨。雨后回家,赶紧脱去衣服,把身体擦干,就算洗过澡了。当地人把这叫做“趁雨”。
这里本来就不适合人类生存,雪上加霜的1920年的8.5级海原大地震(汶川大地震8.0级)更使这片土地生灵涂炭,当时地广人稀的西海固竟有二十多万人口消失于一瞬。
尽管这里不适合生存,尽管这里日子凄苦,但是面对着国家的生态移民政策,有些人还是不愿意搬迁。在大自然创造的艰苦的生存环境下,他们依然选择坚守,在这片属于自己的黄土地上,造林种草、固水治沙、荒山复耕……以自己独有的乐观和坚韧,就这样世世代代在这里活着。
西海固,它并不是苦难美学的摄影大片。我们需要知道的是,在这样的一片黄土上,有这样一群淳朴的人,有这样一群淳朴的人生活在这样一片黄土地上。有时,了解下那些让人心疼的存在,我们才能更好地珍惜当前所有。
吃苦耐劳的西海固人民,自有他了不起的地方。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