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样面临生存困境,屈原选择“以死明志”和司马迁“以生践志”对于他们不同的生死抉择,你认为谁的价值更大?你赞同谁的选择?
绝大多数学生选择司马迁。补充拓展司马迁《报任安书》中的三段材料:(一)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用之所趋异也。(二)亦欲以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草创未就,会遭此祸,惜其不成,是以就极刑而无愠色。仆诚以著此书,藏之名山,传之其人,通邑大都,则仆偿前辱之责,虽万被戮,岂有悔哉!(三)且负下未易居,下流多谤议。仆以口语遇遭此祸,重为乡党所笑,以污辱先人,亦何面目复上父母之丘墓乎?虽累百世,垢弥甚耳!是以肠一日而九回,居则忽忽若有所亡,出则不知其所往。每念斯耻,汗未尝不发背沾衣也!身直为闺阁之臣,宁得自引深藏于岩穴邪?
对于屈原,很少有学生选择。可以发现学生的生命价值的认识境界不高。有个别学生赞同屈原的选择,但理由语焉不详,只能谈一些大而化之的现成理论,未能深刻理解屈原选择的历史必然性:一是屈原追求纯粹、高洁的个性特点。屈原站到了所有人的对立面,既不为楚国皇室、朝廷权贵小人所容,也不为家人所容,于是走向极端。二是屈原所处的楚国是自己的祖国,作为楚王室后裔,他已经把自己的生命和楚国的国运紧紧连在了一起,他的性命已经系于楚国。三是他所处的时代是处在楚国至暗的时刻,无论是朝廷上下还是整个国家内部,在他看来都显得乌烟瘴气,所谓“谗人高张,贤士无名”,“黄钟毁弃,瓦釜雷鸣”,他深刻认识到楚国灭亡的命运已经不可避免,他不能眼睁睁地看着楚国的衰亡。
补充:
(一)临死之前的屈原
外在:形销骨立、心事重重、心力交瘁、英雄末路的形象;内在:不愿“以身之察察,受物之汶汶”,也不愿“以皓皓之白,蒙世俗之尘埃”,是一个不随波逐流,不苟合,不妥协的特立独行者;“宁赴湘流,葬于江鱼之腹中”,还刻画了一个矢志不渝地坚持理想、保持人格操守的形象。与渔父的对话突出表现了屈原“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的伟大人格。
(二)有关评论
有路可走,卒归于无路可走,屈子是也;无路可走,卒归于有路可走,庄子是也。(刘熙载《艺概》)
非死为难,处死为难。屈原虽死,犹不死也。(洪兴祖《离骚•后叙•补注》)
现实的土地上有那么多的丑恶,他怎么能在这上面安然地生存,诗意地栖息?
屈子的毅然赴死,这是一种高洁之死、慷慨之死、忧愤之死、忠烈之死、情义之死、浩然之死。
既要坚持个性,又要坚持以自己的个性去改变世界,以个性的温热去融化那冷酷的秩序。因此,他的失败是一次意味深长的历史事件,也是人类永恒的悲剧。
屈原之影响后代,乃是因为他的失败。这是个人对历史的失败,个性对社会的失败,理想对现实的失败。
他是代表独特个体而与社会宣战的最伟大最惨绝人寰的战士。
——鲍鹏山
历史上还有哪些“以死明志”的实例?(谭嗣同: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秋瑾:拼将十万头颅血,须把乾坤力挽回。文天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