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共关系破裂后,革命进入低谷,很多人都认为共产党已经完了,加入国民党,甚至帮助围剿共产党。共产党很明显的意识到,笔杆子已经不行了,只能武装革命,否则就是坐以待毙。1927年8月7日,共产党在汉口召开八七会议,提出了枪杆子出政权。
现在的问题就是枪杆子在哪里,是要重用正规军还是农民呢?
很明显正规军在作战实力方面是远远超过农民的。但是去哪里找这么多的正规军呢?正规军虽然好,但是并不能找到太多,也并不会有很强的忠心。所以还是以那些虽然实力暂时不强,但是数量很多的农民为主。
毛泽东于1927年9月9日在湖南发动农民武装起义,进行了秋收起义,总共有5000人。接着攻打来长沙。可是长沙毕竟是一个大城市,不但没有打下来,起义军的人数也减致了1500人。从这件事情上我们可以看到,在目前这个阶段去进攻大城市是不明智的选择。以目前的实力应该去进攻农村,保存革命力量。
1927年10月,毛泽东带领进攻井冈山,这个进可攻退可守,还有地方农民武装起义的理想革命落脚地。经过对军队的改造,以及贤明的纪律,不到半年时间,毛泽东的革命军就在当地获得了农民的信任,井冈山根据地已经初步形成。
最后各种给共产党的残余部队都相继赶来,那么这是一件很好的事情吗?
在革命的低潮期间,还有井冈山这一面旗帜屹立不倒,可以使革命重燃希望。人都汇聚在一个地方,总比分散取力量要强,凝聚力要好。但是井冈山毕竟地域狭小,甚至食品也缺失,可以作为一个临时的落脚点,但是当人越来越多的时候,就难以得到很好的发展。于是共产党就要走出这个小山林,那么应该走往哪里呢?
共产党选择了赣南地区,那里有很多的小平原,可以自给自足,并且远离大城市,交通相对不便,这也暂时的回避了国民党的围剿。
1929年1月红军南下,暂时站住了脚。到了1930年,全国红军已经达到6万多人,近3万只枪。
就在这个时候,国民党内部发生了军阀混战,这似乎是一个占领大城市的好时机。于是1930年6月,按照李立三的想法,广泛发动中心城市的工人进行暴动。结果武汉,南京等城市全面瓦解。虽然中原处境很受混乱,但是这一月蒋介石调其10万大军来围剿毛泽东的根据地,当时毛泽东只有4万人。
以4万对10万,如果正面硬刚肯定是打不过。于是毛泽东提出了敌进我退,敌驻我扰,敌疲我打,敌退我追的策略。利用地形诱敌深入,等敌人分散搜捕的时候,集中精力找最弱的兵团进行进攻。在游击运动战下,毛泽东先后击退了蒋介石以10万 20万 30万兵力发动的三次围剿。
毛泽东经过这一番争斗已经小有成就,那么博古等这些重要的人缘要不要重用他呢?
但没有重用,反而1932年10月,博古以毛泽东右倾为名义,取消了毛泽东的军总政委,改为周恩来,朱德指挥抵抗蒋介石的第4次围剿。
1933年9月蒋介石调集百万大军向各地苏区进攻。不过这一次博古、李德等人想要与蒋介石正面对抗,说是要进行中国“苏维埃道路与殖民地道路”的总决战。
虽然红军像以往那样英勇善战,但是面对蒋介石强大的火力,还是陷入了四面被打的绝境。1934年1月蒋介石已经完成了对中央的四面包围,1934年4月。博古、李德,坚持死守,不过红军的所有设防都已经被炸为平地,伤亡5000多人,最后不得不离开广昌。但是事情并没有因此停止,蒋介石步步紧逼,1934年10月仅剩8万的红军,不得已撤出经营了数年的江西苏区。
虽然说前4次围剿红军都非常成功,但是第5次围剿已经彻底的失败了。那么第5次反围剿到底为何失败了呢?
最主要的原因是,博古等人没有看到中国与苏联的状况是不同的,但是在中国的革命上,一般苏联的经验。在局势已经变了的情况下,还用原先苏联的经验,这样肯定是要失败的。革命想要成功,就必须要结合中国自己的真实情况,灵活去应用苏联的经验,走出自己的道路,这也就是毛泽东所走的革命路线。
因为第5次反围剿的惨败中国共产党,不得不放弃了经营多年的根据地,向西突围,但是蒋介石早已预料到他们会这样做,于是提前设埋伏红军在湘军和桂军的夹击下,红军人数减至3万人。
在这样十分危急的关头,毛泽东主张放弃原先去湘西的计划,改为向国民党兵力薄弱的贵州进发。正因这一举措的提出,让共产党甩开了国民党,在遵义得到了12天的休整。1935年1月15日,共产党召开了政治局扩大会,反思之前的错误,探讨红军的未来。
经过三天的讨论,会议最终决定取消博古、李德的最高军事指挥权。不久又让毛泽东、王稼祥、周恩来完全负责军事行动。
可以说这次会议是共产党历史上的转折点,而且是生死攸关的转折点,若没有这次会议去反思之前的错误,那么也许共产党还会按照错误的道路走下去,最终导致革命失败。
共产党开始了一次堪称神迹的行动——长征。
想要让共产党能够在蒋介石的围剿中留出一线生机,就要利用西南军阀割据,不容易统一行动的弱点,加上西部山区的复杂地形,将敌人困于其中。
最终红军翻越大雪山成功会师。
在回去之后接下来要如何发展呢?有三条道路:就地发展或者去西北又或者北上。
如果就地发展的话,地域大,但是人口少,经济一般,不利于根据地的建设。如果继续向西进发,可以远离国民党的统治,但是与游牧民族一起讨论土地革命,并不是一个很好的选择。如果北上去陕甘呢?这里地域开阔,并且也远离国民政府,还可以以北上抗日来团结民心,建立根据地。
于是1935年10月红军到达陕北的三起镇会师。最终看来这个决策也是非常正确的,红军内部有一些人坚持南下,并且同党中央分裂。但是这些人在惨败之后不得不北上。
经历过长征的红军,可以说是大浪淘沙后的金子,经历过了九死一生的磨难,不管再有什么都不会再去畏惧。那么,是什么可以让红军在革命期间表现出乐观主义精神呢?对于那些领导者来说,他们是有着坚定的马克思主义作为信仰。而对于那些红军战士来说,是对未来的期待希望让他们能够乐观。而对于一些像毛泽东一样的人就是奋斗,本身就是他们的快乐。
总结一下土地革命这个时期,我认为他是让中国在兜兜转转试错了无数次之后,意识到中国需要有自己的革命方案。也在这个探索中逐步找到属于自己的道路。若不是土地革命期间的五次围剿,中国也许还没有意识到自己应该与苏联有所不同,也许还是会照搬苏联的经验,最终造成惨痛的代价。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