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一个“惜时如金”的人,恨不能,1个标准时长能做更多更多的事。朋友问我,
“最近在忙啥?”
我最常见的回答是,
“我呀,最近帮朋友的公司做项目,自己还有一档子工作室的事在操心,家里还有两个娃娃要照顾。”
朋友会说,
“那你能忙得过来么?”
我一直以来,一直觉得可能只是一个阶段的事在忙碌,忙过这个阶段就能好一些。
然后,不是这个项目有一些突发的情况,就是那个项目有临时事项要处理。
总之,阶段性的忙碌其实最后转变成了总是在忙碌的阶段。
每天的行程被安排得满满的,心中充满着各种“虚假”“膨胀”的成就感。一旦出现突然的空档期,反而有些无所适从般的难受。
不是习惯了忙碌,而是习惯了停不下来。
用一句流行的话说就是“始终用战术上的忙碌,掩盖战略上的懒惰罢了”。
![](https://img.haomeiwen.com/i13264615/c9e44d6e56708e5b.jpg)
每天留出20%的时间也好,精力也好,哪怕用来发发呆也好呀。
有时候,这20%是一种刻意的“留白”,一种用来应付那些所谓的突如其来,一种让自己刻意腾挪的转身空间。
使得自己不致于“疲于奔命”,站着、停下来,看看前面是什么?看看身后有些什么?也看看自己的身边、周围都在做些什么?
每天把自己安排得满满当当的人,有时并不是一个勤奋的人,更可能是一个懒惰的人。
每天留出20%时间和精力的人,也许才是既抬头看了路,也脚下走在路上的人。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