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个人都会有享受宁静的时候,哪怕只是发发呆,闲来追忆一下美好的发呆感受。
那是多年前还在读书的日子的四月天,教室里自习的同学不是很多,从走廊的洗手间时时飘入令人不悦的气息,我感到快要昏沉沉睡着了。于是背起书包想找一个空气好些的教室,走到教学楼门口,清新、凉爽的空气扑面而来,看到门外淅淅沥沥的下着小雨,是杭州的春季常有的日子。于是,我走出门外,打伞沿着教室外的小路散步,这是学校最南面的一幢教学楼,教室南面是一条小路,路边满是湿漉漉的小草和紫色、黄色的小花,很是鲜嫩,路上安静得没有其他同学,抬头前看,雾蒙蒙的,隐约能看到远处灰色的山体,我知道那个方向在山脚下是一片茶园,茶园的后面还有梅园,那是我在每天早上跑步时最喜欢登高远眺的风景。
那个时代,学校都会规定一年级新生到指定的地点晨跑签到,我们系是规定在科技馆门口,从宿舍到科技馆有一千米多米的距离,其中要经过一个百米的上坡道,每天上坡后,也是有些吃力。科技馆看上去像一只大嘴鸟,而鸟的嘴巴部位是用蓝色的玻璃装点,依山脚下的茶园而建,那时这座建筑相比于学校的老教学楼红砖的古朴,倒很有现代感。
我一般到那里都会拾级而上,到科技楼嘴巴处的平台,做一下拉伸,或是温习一下选修的艺术体操的动作,也会看看带着的英语书,那些蓝玻璃倒成了很好的镜子,对于年轻的女孩,顾影自怜也会是正常。因为从小有早起习惯,往往我会是跑操签到最早的。因此可以在这里发会儿呆,这个位置是远眺茶园、梅园、远山的绝佳之地,也是在校园生活中每天独处最宁静的时刻。
春季,薄雾常给远处的山和山脚下的梅林裹上了轻纱,是水墨画底色,淡淡的灰,淡淡的粉,近处是茶园一行行隆起的翠绿,在这种景致下,一般人很容易变得宁静,感受内心,我会像只呆鸟一样只是静静的立着,眼睛会在画卷上移动,感受这其中的每一笔画。阳光有时从身后升起,眼前的画动起来了,那是缓缓升腾的雾气,随后,仿佛打开纱帘,一切变得清晰了。有了生机,仿佛天地一下醒过来了。
我沿着教学楼南面的小路向西走着,边看着远山,低头瞧瞧脚边的春天,不觉间走到了校围墙边的一个门,我知道那里可以通往那片茶园和梅园,于是出门。门外,是一片农舍,是典型的南方独院飞檐小楼。可能是中午午休时间或是下雨,村中也没有人在外走动,那个时代不象现在,那里连一个店铺都看不见。从农舍中的石板小路穿过,往西走就来到了梅园入口,右手侧是成片的茶园,近处看茶树翠绿、油亮的老叶片顶端,已长出了嫩绿的新芽。四月天,那是刚采过明前茶,又发出的新芽。
梅园入口,有条小石板路一直可以走到山脚下,从那里有一条上山的路,山顶,可以看到西湖的全貌。路边有一条清澈的小溪,在雨季时,小溪的水总是会潺潺的流淌,最妙的是,如果是梅花落樱时,可以看到花瓣随清流游动。
路旁树木已经有些郁郁葱葱,是成片的梅花树,这里是山脚下的缓坡,如果三月份来,是可以看到漫山遍野的粉梅和白梅花,那时赏梅的人会很多。但今天似乎园子里只有我了。梅树已经发出了嫩绿的叶片,薄薄的,有些舒展开挂着雨珠,有些刚发出的还卷曲着,慢慢伸展。我沿着小路散了会儿步,走到了湖边的亭子里,收起伞,准备在这里看书,如此美景,没人打扰,可以静静的发会呆。
我坐下来环顾四周,非常安静,只有时而密密如雾气,时而沙沙如琴诉的落雨声。面前是一个面积不大湖水,可以较清晰的看到湖对面的林子,那是一片杉树林,树木挺拔而高大,叶片嫩绿,有着镂空般的花纹,远看会觉得叶如丝绒,如此柔软,随着斜风细雨,轻轻柔柔的舞动,杉树的中部树干,新发出的嫩枝,与黑褐色粗糙的树干形成了很大的反差,越发觉得树的新枝叶的生机与绿意。
湖水是近似椭圆的形状,水还是冬季一样的清澈,池的周围长满了各种野草,虽然没有夏季的丰茂,但也密匝匝的,已经看不到土地的颜色,湖边长着几丛菖蒲花,如长剑般的叶片顶端簇拥着几朵黄色的花,是这里明显的亮色。
我的心渐渐沉静下来,如与这自然融为一处,似乎没有一点一个闯入者的个性了。静静的那样凝视着这幅风景画,但我能感到自己没有聚焦,看到的是亭子外的整个世界。我静,则画动,风儿轻轻的波动了雨丝,雨滴扰动了湖面,鱼儿偶尔飞跃嘻嘻……耳边也似乎会有乐音传来……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