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皆大欢喜的说法,尧在乡下把以孝闻名的舜找来,把娥皇女英嫁给他,还把帝位传给他,卧槽要被从天而降的大馅饼砸晕了有木有,一瞬间金钱女人…啊,不,事业与爱情都有了,而且顺顺利利的得到了大臣的认可,人民的拥护,想象一下,隔壁刘大地主快死了,他有子有女有家臣有佃户,却把正在替他家放牛的你拉倒病床边,说我的家产都给你,我的女儿嫁给你,我的佃户都归你管,他的儿子没有意见,他的管家仆人都怀着热切的眼光看着你,他的佃户都心服口服,这种事处处都透着诡异,你要是自以为是自己的名声太好,王霸之气不小心抖露出来而一点怀疑没有的沾沾自喜的接受了,那神经得是有多大条,这种故事也就儒家那帮理想主义者才编的出来,按儒家的说法,尧舜禹相互禅让天下咸服,顺顺利利进入夏朝,神话时代结束,情节之平淡相当反人类,每个人似乎都化身儒家思想的忠实拥护者,你好我好大家好。实际上儒家不是第一次干这种事了,儒家为了宣扬自己的思想而改造神话早已不是什么新鲜事了,可谓是惯犯。
虽然早期的他们,各种各样的神话太悬乎,后来好多古人在引用上古传说,又觉得是真的,又过了n年,慢慢自己的知识年龄增长,才有自己的看法。
其实上古传说的人都是存在的,三皇五帝,盘古后羿,女娲,神农 都是可能真实存在过,但是开天地做泥人,这些,还是忽悠小孩比较好。
盘古,哪有这么一个人能把天和地开了,有这样的大力士?也许就是,远古一个部落的首领,力大无比,捕猎能手,逮狮虎豹不在话下,人人服气,才会这么吹。女娲也许是部落首领。母系氏族嘛,多几个配偶也正常,乱交多生孩子也是可行的。
炎黄蛮就是几个部落的首领,争地盘争狩猎场,两个村子打架而已。
说到舜,尧舜禹这代近了,史料更是可信的,因为离夏商周不远,那时候已经有文字有实录了。
尧舜禹那个时代的美丽传说是人穷啊 ,国家穷啊,人老实,没有那摩多花花肠子,毕竟一个行业的知识是需要积累的。所以出现的三代之治。穷,笨,坏人少,自私的人少而已。谁开始变坏了,变质了,就是从舜开始,有很多花花肠子,让禹耳濡目染就坏了,坏再传给儿子,这个坏就是自私,就是权力,禹儿子继承和发扬了这种权力欲,延续了很久。
尧是五帝之一的黄帝的子孙,因为出身起点高,他是理所当然的继任者,尧虽然精明能干,但奈何岁月不饶人,渐渐地尧感觉自己的身体已经大不如前了,是时候找个继任者了。于是尧便召集部落首领来开会,让那些首领们来推荐继承人。
尧就说了,待我百年之后,谁适合继承我的位置,当时有人推荐尧的儿子丹朱,尧说不行,丹朱这个人小气败家,难当大任。于是又有人推举四岳,尧说不合胃口。后来又有人推荐许由来当继任者,此人博学多才,是个隐士。尧觉得许由不错,准备让他当部落首领,亲自前去拜访许由,许由不搭理他,还在他面前洗耳朵。
这人是不是有病,摊上这么好的事,竟然还不领情?许由聪明,当时正处于原始社会的后期,生产力水平很低,私有制才刚开始产生,贫富大家都差不多,不像现在分化这么严重。所以,那时候的部落首领并没有多大的权力,未来帝国时期的皇帝比那时候部落首领爽多了,许由想想,只做是没钱拿,还不是要种田吗?咱干嘛去操那份心呢!
话已经说到这个份上了,许由是不可能担任部落首领的。干是尧又让人推荐,这次有人推荐了舜,舜其实是不知道哪里蹦出来的一个小子,那时候真好啊,不看门庭,也不设门槛,阿猫阿狗都可以自荐上来,于是尧决定考查一下舜。
怎么考察,尧脑子很奇特,把自己的两个女儿,一个叫娥皇,一个叫女英,让这两个女儿和舜朝夕相处来考查舜的人品和为人,这是最早的美人计吧?但舜很帅,会房中术,很快把娥皇女英迷得五神六主,不可自拔,枕头风做足了,两个女儿纷纷对老父说舜多么多么的好。
舜的父亲叫瞽,别人都叫他瞽叟,这个老头是瞎子,不但眼瞎,而且脑残,舜的母亲早逝,后来他的父亲瞽又娶了一个妻子,也就是舜的继母,并生了个儿子叫象,也就是舜的弟弟。
象经常陷害舜,好几次差点就把舜给害死了。有一次把舜骗到粮仓里,想放火烧死他,没想到让他给逃了,但是古代的粮仓和现代不同,它的粮仓都是在地下挖的,而挖的时候都会留一条暗道,这一点现代人可能不知道,但象不可能不知道。况且象是三番两次的想杀舜,如果真的是暗下杀手,舜必定是防不胜防的,怎么可能如此从容,每次都可以化险为夷呢?这样的情节只能出现在电视剧里,真实的历史告诉你不可能,好人不一定就可以走到最后。
那么舜为什么要这么做呢?其实原因很简单,就两个字:炒作。用现在的话来说就是作秀,那么舜为什么要炒作呢?因为象遗传瞽叟所有的垃圾基因,又蠢又懒,需要舜一直养着他,才能活下去,想要活下去,就必须配合舜唱双簧戏,做坏人,做个没脑子的坏人,让舜的形象越来越高大。
舜虽种田,但绝不是个农民,瞽原本就是一个小部落的首领,到舜这一代已经越来越落魄了,舜作为长子,必须承担起振兴家道的这份责任,怎么振兴,就是要钱,做了首领就自然有钱。舜为长子,长子在古代的地位是很高的,而象只是个次子。最为可疑的一点就是先百般加害,为什么到尧看重了舜之后一家子就可以相处的很好呢?这就说明了其间有猫腻,因为在这里舜是最大的获益者。
舜的社会地位并不高,他想提高知名度就必须采取这种办法。当舜被尧确定为继承人时,他还在尧的手下做了长达二十八年的事,才继承了尧的位置,所以说不要以为禅让制就很公平了,人家推举你,你就可以当皇帝了,告诉你没你想的那么好,因为能说上话的永远都是社会的上层人物,平民百姓跑到尧的身边说我推荐舜当继承人,这现实吗?显然不可能的。任何一个社会都会有等级之分,正因为有着等级之分,我们才有努力的理由,这是无可厚非的。倘若社会真的是什么都一样的,你觉得好吗?
舜上位了,但是还是有人不服气叽叽歪歪的,大禹的老爸鲧就是这样的,鲧会治水,他治水初见成效,很是高兴,心想:我如果治水成功,尧一定会重用我,最起码也得提拔我为辅政大臣。没想到舜已经被尧内定了。
鲧大怒,气呼呼地对信使说:“得天之道者为帝,得地之道者为三公,今我得地之道,而不以我为三公之首,此帝之不公也!。”便使人随同信使入朝质问,以示抗议!
尧问舜,舜说:如今天下有“四凶”为害,鲧就是其中之一,要想使天下宁静,必须要除掉四凶,以安民心。尧觉得舜的主意很对,便授权给他,让他设计逮捕四凶族的大酋长,然后迫使其族远迁于边远蛮荒之地。
舜受命后接连设计,先后逮捕了共工氏、鹳兜氏、三苗氏、有崇氏的大酋长,将共工氏族流放到幽州,将鹳兜氏族流放到崇山,将三苗氏族流放到三危,将有崇氏族流放到羽山。先河一开,人心不古,就开始狗咬狗了。
赶走了四凶,尧率领文武百官祭天拜祖,正式立舜为天子继承人。尧退居二线,成为挂名天子。丹朱听说父亲立虞舜为天子继承人,很是为父亲担心,便亲手在白帛上绘制了几幅图,揭露舜排斥异己整治功臣的种种行为,认为他是野心家、伪君子,千万不可以把天下交给他。
丹朱使亲信带上帛画悄悄入朝去见尧。舜可能是笨蛋吗?早就派人监视尧了,安插的耳目甚多,丹朱的人刚入城就被他们捉了去。虞舜看了帛画大惊,这才意识到丹朱一日不除,他就有被拉下台的可能。将计就计,采用偷梁换柱的手法把丹朱的帛画换成了辱骂和羞辱尧的内容。尧看了帛画勃然大怒,立刻下令把丹朱全家贬封至北方的丹水,限他三日内即刻动身,不得滞留朝中。
舜排除了异己,要补充新血,正好他知道尧一向忌惮“八恺”和“八元”。
颛顼高阳氏族中有八名才子,他们的名字是苍舒、隤敱、梼戭、大临、尨降、廷坚、仲容、仲达,号称八恺。
帝喾高辛氏族中也有八名贤者,他们的名字是伯奋、仲堪、叔献、季仲、伯虎、仲熊、叔豹、季狸,号称八元。
尧一向不鸟他们,也担心他们相互勾结,将来会把他架空了,因此一直不敢重用他们。
舜已经全面控制了尧,还会搭理你这老头子?为了进一步发展自己的势力,他不听尧的劝阻,果断地起用了“八恺”和“八元”,任命“八恺”去抓农业、手工业和畜牧业,主管经济;任命八元去抓德政、教育、民俗,主管政治。“八恺”和“八元”对虞舜更加敬重,舜在朝中的威望已经超过了尧。
舜为了扫除自己称帝的障碍,开始以武力镇压国中的敌对势力。虞舜除掉“四凶”后,又把打击的苗头对准了“四恶”。虞舜认为当时国中有四个品质恶劣的氏族,一是阴险凶狠的混沌氏,二是毁信弃义的穷奇氏,三是为非作歹的梼杌氏,四是贪财多欲的饕餮氏。多年来,尧一直对他们姑息宽容,使他们在国中肆意妄为,影响极坏。虞舜对他们给予了无情的打击,把四个家族全部流放到边远蛮荒之地。
后来尧病重,这老头子思念长子丹朱,几次哀求舜召他回国,都被舜一口回绝。舜担心丹朱回来会跟他争夺天子之位,所以便极力阻止召丹朱回国看望父亲。尧此时才看清楚舜是一个城府极深的人,此人心思缜密深藏不露,用假象哄骗了世上所有的人。他现在才后悔选错了继承人,可惜为时已晚。舜也不会睬他,铁着心肠一直走着,娥皇女英也不管用,这时候这两个姐妹已经人老珠黄了,舜还愁女人?可笑!
舜的所作所为,还是被一个人看在了眼里,他会努力的学习,把舜所有一切,有朝一日的还给他。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