遗憾是一种感人的美丽,与其说是众里寻他千百度,要不断地在遗憾和懊悔中感叹,不如珍惜一瞬间的美好相遇。
古时候交通不便,信息也不发达。这个地方人对那个地方人的生活状况并不是很清楚;即使住在同一地区,穷人对富人的生活也不是很了解,到底彼此之间的差距有多大,真正不同到怎么样的地步更是弄不明白。
眼不见,心自然宁静。遗憾的是今天的媒体,剥夺了人们该有的平静。
一些道听途说的传闻,顶多姑妄信之,印象不是很深刻,也不致产生太大的影响。由于种种限制,使得亲眼看得见的部分大致相同,差异不大;那些显著不相同、差异很大的部分,反而不容易看到。大家生存在这种环境里,比较安于现状,平静过日子,相安无事。
现代交通发达,资讯的流通既快速又普及,同时要求透明化、台面化、明确化。而各种科技化媒体更是处心积虑,充分针对人性的弱点渲染、夸大、重复强调,弄得大家不得安宁。
对于媒体的消息,不看,不安心;一看,很伤心;看得少,不清楚;看多了,愈加迷糊。大家对媒体,好像也无可奈何。
媒体瞄准人类求生存的弱点,以大幅医药广告,强调医疗、药品的效果;介绍各种保险制度,描述生育与患病时得到的照顾。
宣传安全有效的保障系统,唤起人们怕死的潜在意识。大众在媒体广泛的报道之下,多服药、买保险、加强保障,以逃避死亡。在营养食品、保健用品以及健身设施方面,媒体同样大做文章,以诱发人们贪生的意念,重视营养的均衡、购置各种保健用品,并且积极参与健身活动。
读书的目的在于明白事理,而明白事理唯有通过文字这一种媒体才能够深入了解。遗憾的是,今天的媒体正带领大众脱离文字。
读书明理,便是阅读书中的文字以明白其中的道理。但是文字媒体,认识比较困难,理解比较费力,阅读比较费时,不容易引起人们的兴趣。于是人们想出用图画媒体来诱导大家看图识字,希望大家识字以后,能够好好读书。
不料图画媒体却利用大家浓厚的兴趣而喧宾夺主,把大家带上只看图画不认识文字的歧途,妨碍了读书明理的大道。
一个会听会说中国话而不懂中国文字的人,无论如何也不可能深入了解中华文化的。别让文字的传承进化成为后代人的遗憾,这也是我喜欢并坚持写作的原因之一。
我们要超越遗憾 。
在西方文化中,“遗憾”这个概念具有明显的消极内涵。然而,研究表明,遗憾既不是好事,也不是坏事,遗憾的意义取决于我们对它的看法。
面对名目繁多的遗憾,躬身自省,寻求解脱,经过一番痛苦的磨炼和艰难的砥砺,走出精神的困谷和感情的荒漠,我们的人生信念得到新的飞跃和升华之后,遗憾也就超越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