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天低云暗,乌云密布,草原戈壁突然下了一夜倾盆大雨。
大雨过后这一天是1947年7月20日的清晨。此刻,在乌拉特前旗一座寺院之中,一个身穿戎装,30左右的女军官,她气宇轩昂走出庙宇偏殿,在清凉的寺院中一边向前走,一边活动着矫健的身姿。
女军官此时被软禁在寺院,她知道危机四伏,但并不知道在寺院墙角的一个暗处,隐藏着一个刺客,这个刺客手中举着枪,子弹推上膛,满脸露着杀气。
女军官闪过刺客时,刺客忽的跳将起来,他冲到女军官的身后,枪管对准女军官扣动了扳机。
"砰砰“两声枪响过后,一颗子弹从女军官的右腰射入,从小腹左侧穿出,又射入她的左大腿内侧根部。另一颗子弹从女军官后背心射入,穿过肺部,从右乳房穿出。
女军官“妈呀“一声,当即口吐鲜血扑倒在地上。
刺客窜上前去查看,只见女军官在挣扎喘息,刺客枪管又对准女军官后脑开了一枪。
这一枪并没有打中女军官后脑,而是子弹擦过女军官的脖子,将她一侧颈动脉打断。
女军官并不认输,她浑身淌着鲜血,痛苦而又奋力向屋子里爬去。
女军官连中三枪仍然不死,刺客变的更加凶残,他从腰间拔出一把匕首,亮闪闪的刀尖扎进女军官的后背,他还不解恨,又将女军官翻过身来,尖刀噗噗在女军官的胸脯上乱捅乱扎。
眼见女军官没有了气息,刺客才收好凶器大摇大摆逃出寺院。
被刺杀的女军官何许人也?胆大狂徒为何残忍杀戮?他们之间有什么不共戴天?
7月25日民国《中央日报》报道:乌盟西公旗发生残忍血案:女王奇俊峰被刺身亡……
(01)
1915年,奇俊峰出生在阿拉善旗蒙古贵族家庭。她的父亲德毅忱,曾被袁世凯授予辅国公爵位,但他却反对封建王公制度。
1927年4月,德毅忱发动武装起义,夺取当地政权后,并成立了新政权--阿拉善旗政务委员会。
德毅忱的新政权根基并不牢固,一些对立势力对德毅忱的新政权虎视眈眈,他们纠结草原上的黑恶势力,以及土匪伺机攻打阿拉善。
新政权刚成立不久,势单力薄,军事上孤立无援。
德毅忱与黑势力苦战两天两夜之后,阿拉善保卫战失败。
德毅忱被俘,黑势力准备流放德毅忱。
黑恶势力并不想放过德毅忱,果然,在流放的路上,他们杀死德毅忱夫妇,然后抛尸茫茫戈壁。
父母亲被杀这一年,奇俊峰刚刚5岁,她的蒙古名字叫色福勒玛,寡居的姑母收养了奇俊峰。
奇俊峰姑母以姑父的汉姓为她取名为奇俊峰。
1934年,奇俊峰出落成一个大姑娘,并到了该出嫁的年龄。姑母出面为奇俊峰作主,将她嫁给了乌拉特西公旗札萨克石王石拉布多尔吉为福晋。
奇俊峰嫁给石王时,反对派额宝斋正与石王争夺全旗的统治权斗的你死我活。
额宝斋不是石王的对手,很快败下阵被逼退位。
额宝斋不甘心失去权力,他去投靠锡林郭勒盟盟长德王。
德王支持额宝斋与石王斗争夺回政权。
在德王的支持下,额宝斋军事上很快胜于石王,石王眼看政权不稳,他急需救兵来保卫,便找人联络,希望投靠绥远省政府主席傅作义。
双方都找着了靠山,有了底气,开始兵戎相见分高低。
两年间,石王与额宝斋的战斗打了上百场,双方伤亡兵士上千余人难分胜负。
1936年,石王在一次战斗中,他忽得了一个急病,大夫无方难以治愈,不久石王与世长辞。
额宝斋见石王已死,他率兵围住乌拉特,扬言要杀绝石王势力,夺回乌拉特。
奇俊峰举起丈夫的马刀,跨上了丈夫骑的那匹火红色的战马,义无反顾的冲进了硝烟之中。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