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无意间看到了这样一句话,“不是你的孩子拼不过别人家孩子,而是你拼不过别人家的爹妈。”这句话似乎很刺心,似乎刺到了我们的物质基础,让人有一种现实的无力感。而我却不是向着这样的方向思考。当我看到所谓别人家的小孩,除了欣赏之余,更多是自我的反思,同样是做妈妈,别人为什么会培养出这样优秀的孩子?别人家的妈妈是什么样的呢?
别人家的妈妈是很好的聆听者。我曾经有一位学生很独立很自律,成绩名列前茅,且待人接物彬彬有礼,尤其高考填报志愿其他同学不知所措之际,这位同学我果断的报了自己喜欢的专业,所报的原因及其未来的打算明确地和盘托出,思路清晰有主见,这不就是别人家的孩子吗?那么别人家的妈妈呢?每天放学无论中午还是晚上,都会接孩子,尽管家有就在学校的斜对面,家长认为这短短的路程是母子的亲密时光,在这段路程里,妈妈都是一个静静的聆听者,孩子则是一个滔滔不绝的演说者,孩子会倾诉,会说学校的课堂趣事与疑问,会谈同学间的蜜语和矛盾,家长不一定解决什么,但可以让孩子从密闭紧张的学习气氛中会释放出来,孩子听了一天的课,终于可以自在地表达了,孩子自言自语式地表达不仅使孩子心情豁然开朗,同时课堂的问题也会茅塞顿开。当我们粗暴地打断孩子的时候,当我们以长辈的身份命令的时候......我们是不是在掐断孩子的想象?是不是在折损孩子的主见?
别人家的妈妈是个段子手。幽默是一种人格魅力,这种人格魅力来自于智慧、学识和修养。幽默可以巧妙的缓解紧张的情绪,幽默可以减少惯性地抱怨,幽默可以平复激烈的冲突。我的孩子是一个调皮思维活跃的孩子,他在生活的某一瞬间都会给我讲别人家妈妈的趣事:“有一次同单元的哥哥进单元门时把膝盖磕到栏杆上了,你猜他妈妈怎么说,哥哥的妈妈说,你快去看栏杆好着没,太逗了”,累似的故事有很多,每每之后都会附赠一句“妈妈如果你那样说,那样有趣,我一定会做到的、我一定会记住”。当我们辅导孩子作业的时候,当我们嫌孩子有拖延症的时候......我们都歇斯底里过,我们都是河东狮吼者,我们都默念过是亲生的,那么我们何不来点诙谐的幽默,何不来点和风细雨?
别人家的妈妈都是烹饪达人。孩子处在成长期,一日三餐尤为重要,那你和孩子的餐桌在哪呢?是学校的食堂?是附近的小饭桌?还是门口的快餐店?其实,餐桌是最好的家庭纽带,一家人围桌而坐,桌上有每一位家庭成员各自喜欢的菜,更有共同倾向的口味。这里有课桌下的生活、亲情、温暖,可以让和孩子的胃与心灵得到栖息,无拘无束,徜徉于一个家庭独有的味道。这里更有彼此的关切,有熟悉的记忆,这里滋长人情,这里更催生情商。家,只有燥火旺,才有香火鼎盛。
别人家的孩子可羡,别人家的妈妈更佩!别人家的妈妈不会为家庭教育无力找无力的借口,别人家的孩子才不会遇事躲闪、退缩;别人家的妈妈传递着爱与正能量,别人家的孩子才内心阳光、可爱温暖;别人家的妈妈懂得用心经营生活,别人家的孩子才认真、优秀。有一种孩子,叫别人家的孩子;有一种妈妈,叫别人家的妈妈;更有一种亲情,叫我们之间的爱。
有一种妈妈,叫别人家的妈妈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