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儿童的天性是什么?是玩耍是情绪的反复、是好问、还是对父母有种与生俱来的依赖感?答案没有唯一,其实以上提到的这些都是儿童天性的表象。而这些表象需要贯穿在幼儿教育与小学教育之中,这是以“天性”育人,也是我们常提起的“儿童立场 自然生长”。
孩子的天性是这个世上最宝贵的东西,很多人长大后都会怀念儿童时期,其实怀念的不仅仅是那时天真无邪,自由自在的状态。而更多地是这种天性的延续刻在孩子骨子里的美好品质,从而让孩子们受用一生。
玩耍,孩子天性爱玩,他们带着好奇与探索的眼光来观察这个世界,对于很多事物都会表现出特别的兴趣,游戏是儿童最正当的行为,玩具是儿童的天使。所以在新学期的开学,幼儿园多了沙池与水井区域,孩子提着小桶玩沙,卷起裤子玩水,身上满身的沙子、衣服全部打湿,却是让孩子异常高兴的事,孩子对水和沙是没有任何抵抗能力的,这是课程,这是尊重孩子天性设计的体验活动区角,所以,在昨天的文字中,王园长用“沸腾”做为记录分享的题目,沸腾的是孩子,欣喜的是家长,只因我们遵循了孩子的天性。

对父母有种与生俱来的依赖感,每当开学季,清晨的校园上空总会响起一些“美妙”的啼哭声,哭着“找妈妈”“找奶奶”,我们接纳这种声音,因为我们知道这是孩子的天性,这是与生俱来的依赖感所带来的情绪表达,所以我们尊重。在校园内,看到因分离焦虑哭闹的孩子,我们没有说教,只有暖暖的怀抱与安慰。至此,在幼儿园的走廊和小学部的连廊处看到是老师们或抱着或拉着宝贝的身影,给校园增添了温暖的美景,我们了解天性,所以我们更关怀。

孩子的情绪反复,孩子想哭就哭,想笑就笑,可以毫无顾虑地表达自己的情绪,情绪化是孩子的另一个天性,他们可以上一秒开心的不得了,下一秒就哭得天翻地覆,孩子的世界很简单,单纯自在。今天在早晨的校园,我真真切切地体验了一把孩子情绪的天性,安抚哭闹的孩子,给她温暖的怀抱带着她逛一逛,眼看“找妈妈”的情绪已平复,转瞬之间小脸由晴天变阴天,又开始哭闹。这些是老师们遇到的常态,因为是儿童的天性,当遇到这些问题时,我们投入的是更多耐心与更多的温暖,让孩子们尽快消除因各种不适应带来的情绪反复。我们尊重天性,所以我们更理解。
好问,无论什么时候,孩子总是会对自己感兴趣的问题发问,想妈妈的孩子在哭闹时看到教室的水杯架时,还会问老师:“为什么每个水杯都标有字母?”“这是为了给宝贝区分水杯,这是宝贝独有的标记。”尊重孩子的发现欲,尊重天性,会发现一切的教育都在教师的思维认识与教育方式之中。
开学一切的美好,都在我们尊重儿童天性的教育下。相信儿童会好老师也会更好!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