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高峰,中共党员,万年县齐埠乡兴业社区主任、齐埠乡交通管理站副站长、上饶市首届十佳交通安全劝导员,从2015年至今,他经常在兴业村委会出村岔路口、幼儿园等路段附近提醒、劝导过往驾驶人及村民注意交通安全,特别是元旦、国庆、春节等重大节假日以及农忙季节,他就象一只不知疲倦的“陀螺”,用辛勤和汗水为村民的安全出行保驾护航。四年来,他共参加义务劝导活动120余次,累计劝导驾驶人4560余人,消除各类交通安全隐患580起。
耐心劝导 消除安全隐患
“摩托车也不能超员,请你把头盔戴上,今天天气好上县城的人多,莫开快了!”周末一大早,彭高峰就手拿停止标志牌、身着反光背心,带齐劝导员装备,在齐埠乡星明村路口,积极劝导过往驾驶员、乘客的安全。遇到驾驶人有严重违法行为,劝导员没有执法权,他就及时将现场拍照,利用微信上传给齐埠交警中队的值班民警,请求增派警力支援处置。
“小张,今早雾气大,可见度低,车速要放慢点,一定要注意安全啊。”今年春节期间的一个早上,唐背村道路被浓雾缭绕着,彭高峰便在路口一一对过往车辆进行恶劣天气安全提示。“停停停,快下来,车厢里不能坐人,多危险啊。”一辆三轮电动车车厢里坐了四个小孩,彭高峰立即拦下,制止了又一起交通违法行为。
“从第一次带上红袖章,我就有了一种无形的责任感。”起初,对于交通劝导活动对预防交通事故究竟有多大作用,他心里也没底,后来通过一段时间的公路巡查和劝导,他发现村民大多数都很支持他们的工作,当他们劝导一些不文明交通行为时,被劝导人都很配合。
“春运期间,咱们村道上最突出的交通问题就是骑摩托车不戴头盔、超速和酒后驾驶等违法行为,自从交通安全劝导站成立以来,村民们的交通安全意识明显提高,交通事故也少了!”彭高峰逢人便说。
走村入户 宣传交通法规
作为一名农村交通安全劝导员,彭高峰认为,为有效避免和减少农村道路交通事故发生,走村入户宣传交通法规,让村民们增强法律意识和安全意识,有时比上路劝导更有效果,受教育覆盖面更广。
“谢谢主任提醒,我们不仅自己遵守还要告诉亲戚朋友,做到喝酒不开车,开车不喝酒。”村民李宝庆庆六十生日,他利用参加宴席的机会,散发“拒绝酒驾,文明出行”的交通安全宣传单和宣传手册。“驾乘摩托车要戴好安全头盔,不能多载人,主任我们知道了”。中午,彭高峰来到村民聚集娱乐的村委会活动场所宣传交通安全知识,村民们纷纷回应说。
几年来,彭高峰经常利用村委会开会、民俗活动等村民集中的好时机,积极给村民宣传交通安全知识,通过发放交通安全宣传资料,向群众讲解交通安全常识,广泛宣传乘坐拖拉机、农用车,驾驶两轮摩托车不戴安全头盔、无牌无证车辆上路行驶、酒后驾驶、超员超载行驶等违法行为的危害性,村民们的交通安全意识有了显著提高。
不徇私情 安全放在首位
附近村民、左邻右舍经常驾车或乘车经过临时劝导点,面对本村的熟人、朋友,彭高峰依然坚持原则,该劝的劝,该拦的拦,该制止的一定制止。一天上午,村民李某开着面包车出村,没有系安全带被彭高峰拦下。“峰哥,你就让我过去吧,我系上安全带开车真不舒服,不习惯啊。”村民李某说。“老李啊,让你系上安全带是为你的安全着想,今天我让你这样过去了,是对你的不负责任。”彭高峰斩钉截铁地说。
“把好心当驴肝肺,出了事故你就会后悔莫及。”有时碰上蛮不讲理的,彭高峰的倔脾气还真得上来了,苦口婆心,晓之以理,动之以情。人要脸树要皮,大庭广众之下被责备多了,那些屡屡不守交规的也就不好意思了,自觉性就增强了。他和同事采取的是不定时工作制,彭高峰说如果每天定时在乡村街道巡逻,一些不听劝告的村民就可以避开巡逻时间出行,交通安全管理工作的效果就会大打折扣。
寒来暑往,冬去春来。万年县的各乡镇村委会、社区村口、重要路段,经常会看到像彭高峰这样头戴小黄帽,身穿反光背心,手持闪光停止标志牌的人,他们不是“拦路虎”,而是农村交通安全劝导员,他们已经成为农村的一道风景线。
彭高峰总是乐呵呵地说,“我一点都不觉得辛苦,这是一种责任,只要身体允许,只要村民们需要,我会一直做下去。”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