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和女儿聊天,经常可以听到她提起一些朋友的名字,之后,就慢慢少,到了现在,已经没什么朋友出现在我和她的聊天中了。

她说,以前觉得有些人有些朋友很重要,可慢慢过着,就觉得他们在心里没了那个份量,很多事情,有没有他们似乎都无所谓了,自己一个人完全可以承担。好像别人也是这样,她能感觉的出来,但总是觉得有一些空落。
我说这很正常啊,就像小时候你觉得我无所不能,还很崇拜。到现在你走进社会自己生活后,就会发现其实我也只是普普通通的一个人,只不过身份是你的爸爸而已。除此之外,没什么特殊。
她说这不一样,你和我说的那些人当然不同。
我告诉她,其实,都是一样的。
抛开一些特殊的情感不提,在每个人的生命里,都会有这样的心理历程:自己心里那些以为很重要的不可或缺的人,都会随着时间推移慢慢褪去了颜色,变得不如以前。而自己以为
自己是别人心里那个很重要很不可或缺的人的心态,也可能开始在别人心里是,但后来一定就不是了。
接受自己心里的变化很正常,接受自己在别人心里的变化,就总有失落。
就像我们以为自己一定是对方最重要的朋友,就像我们以为自己曾经给对方提供过很大的帮助,就像我们以为自己曾帮助过对方成长,可在某一个时刻突然发现,对方也许心里还记得你,但却绝没有你想的那么有份量。

我告诉女儿,一旦有了这种感受,那就说明你真的成长了。
女儿说,其实这种感觉并不是很好,如果这就是成长的话,那成长真像一把刀,割断了太多的惦记和依靠。
生活就是这样啊,到一个人可以走出去的时候,那他就真的必须为自己的生活负责了,每个人都是如此,不可能有人去为你的生活投入太大的心力,毕竟,怎么活都是自己的选择,没有人愿意把自己活在别人身上。我这样安慰女儿。
我能感觉到女儿的沉默,但我无法代替她思想和抉择。
我能感觉到女儿开始体现出来的孤独,但我无法用所谓的教导让她轻松的解脱。
只因为我也是从她那个年纪走过,也和她一样经历过共同的失落,也在她那个年纪开始感受成人的孤单。
女儿说,其实也好,起码自己知道心里哪些东西是不会变化的牵挂和支撑,哪些东西是不会变化的温暖。
我说这才是我希望看到的成长。
女儿问我:你懂的?
我说:当然,我懂。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