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有两场演讲席卷整个朋友圈,一个是自媒体“罗辑思维”创始人罗振宇的2015跨年度演讲《时间的朋友》,一个是“微信之父”张小龙的2016首次公开演讲。相比口吐莲花的罗胖子,我觉得张小龙的演讲更适合大家学习。因为罗胖子就是靠嘴吃饭,大家一时半会学不会。而首次公开演讲的“微信之父”张小龙办法简单粗暴更容易上手!
自媒体人罗振宇什么办法呢?框架,框架,还是框架!重要的话说三遍。
框架在胜间和代的《创造商业头脑的7种框架力》里,淋漓尽致的给大家展现了框架的强大作用。(但这本书是一本很简单的书,相比《金字塔原理》,老少皆宜)。里面提到了大量的思维框架,包括商业上常见的MECE分类,SWOT分析法等,并提出了框架力的概念
那"微信之父"张小龙用的是什么框架呢?
来,一起来看看。(没有时间的童鞋直接看粗体字就行了)
铺垫:
可能会有一些朋友觉得比较突然,我也是比较突然进来参加这样一个会议,很高兴在这里跟大家碰面。平时我很少参加会议,可能很多人都搞不懂,其实我们同事都知道,我一直有一个观点:在一个移动互联网非常发达的时代,参加会议是挺浪费时间的。所以一般我也跟我们同事说尽可能少去参加一些会议,但我不是说大家来参加这个会议浪费时间,我觉得这个时间还是挺宝贵的。
(是不是很突然,这个只有张小龙和企鹅公司自己知道,反正我觉的不突然)
继续铺垫:
其实会议本身不会浪费时间,但对于微信来说,我们会同时面对几亿用户,我们会觉得应该把更多的时间聚焦在用户身上。以微信的体量来说,我们直接面对的可能是上亿用户的一些事情的发生,比如说一些传播。
我们刚刚经历了一次特别大的传播事件。1月10日晚上,可能在座的很多人都在朋友圈里晒出了自己的第一个好友,发了多少红包这样一个数据,这个数据其实在当天晚上把我们给忙坏了,我们说它是一次蝴蝶效应,一个非常典型的传播事件。可能大家没有想到,只是晒一下朋友圈这样一个“微信公开课”活动,却导致了一连串事情的发生。
(把众所周知蝴蝶效应与传播事件联系起来)
再继续铺垫:
我用这个做为开头,其实是想跟大家说明一个事情,微信做为一个平台,为什么我们在很多的规则,很多的平台接口或者系统方面会很严格,是因为其实有一点小小的疏漏可能就会在这个平台里面被放大很多很多次,这个量级----是很可怕的。
(解释为什么对平台接口或者系统非常严格的原因)
抛出主题:
我现在想跟大家分享的是,微信对于产品和我们的平台的价值观,如果大家能理解我们的价值观,那我相信你在做微信相关事情的时候,你会知道你做的事情会不会被我们拦截或者是我们鼓励的。
(这才是对平台接口或者系统非常严格的真正原因,我们有自己的价值观)
阐述主题:
在这块,我想分享四个方面的价值观:
第一点,我说出来,在座的可能腾讯的同事都首先熟悉这句话,这是腾讯公司里面一直在强调的价值观,就是一切以用户价值为依归
第二点,公众平台到底想要变成什么?公众平台从它诞生的第一天起,公众平台的目标是要让真正有价值的东西发挥出它的价值。
第三点,我想跟大家分享微信的一个基本价值观,我们认为一个好的产品是一个用完即走的,就是用完了我就走了。
第四点,我想要跟大家分享的观点是,我们应该尽可能让商业化存在于无形之中。
(典型的工科男思维,罗列一二三四:一切以用户价值观为依归,让真正有价值的东西发挥出他的价值,好的产品用完就走,尽可能让商业化存在于无形之中)
好,我们再回顾下张小龙的演讲框架:铺垫-继续铺垫-再继续铺垫-亮出主题-阐述主题-结尾。
再简化一下,变为:铺垫-总述-分述。这个框架是不是很熟悉,对就是我们小学作文课上经常用到:总-分。
最熟悉的才是最好用的的。除了总-分结构,我们在演讲的时候还可以用到另外两种框架:总分总,分总。这三种框架是我们最熟悉,也是从小到大就学过的。因此: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