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月一期的#Digital Nation 💻 一系列关于数字游民生活方式的分享:)
把我看到这群只工作,不上班人儿的更真实的一面呈现给大家,当然还有从我自身的真实经历来看这种生活方式的好与弊;虽然数字游民群体的生活方式表面看起来很赞,但其实背后也有很多不为人知的东西。往期文章 📖
Digital Nomad | 数字游民 ,未来的生活方式?
Digital Nation | 未来的工作状态?再见996Digital Nomad | 什么样的人可以成为数字游民?
Digital Nomad | 一文解决全球人对数字游民的疑问?
Digital Nation | 在格鲁吉亚生活的真实体验?
Digital Nation | 只工作,不上班的真实体验?巴统篇Digital Nation | 只工作,不上班的真实体验?清迈篇
Digital Nation | 只工作,不上班的真实体验?土耳其
还有一些关于私人故事 💭
Daniel专访第二期:她的人生,是另外一种生活方式一期自我介绍 | Hola, 我叫Natália
这期分享故事,准备好酒了吗?🥃 港真,作为一名数字游民,感觉咱们是挺“富有”的,毕竟作为新一代的new rich, 有自由、有钱,嗯,还有谈不完的异域故事:)
感觉暂时不好的一点tradeoff就是比较难找到人长期分享这段这么有意思的旅程,虽然路上会认识很多来自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体验很多不同的东西,但就大部分呆在一起的时间不会太长,有好有不好 🤔
咳咳,这期继续谈回阿塞拜疆🇦🇿 话说它是近三年才开放旅游业,因为之前靠着有石油,可以任性,但现在油价低迷,阿塞也在找出路了。
上期漏了科普我很喜欢的阿塞拜疆茶,感觉是土国茶搭配果酱,很精致的摆设,十分有仪式感:)
然后之前也提过当地的建筑不是一般的赞:
Azerbaijan | 阿塞拜疆,应该是我去过最世俗化的穆斯林国家
这期来谈谈有趣的异域故事
1.阿塞人普遍是多语言小能手
由于历史的关系,感觉阿塞人普遍是多语言小能手;一般会说阿塞文、土耳其文、俄罗斯文,年轻人的话英文也会一般比较好:
例如偶然认识当地一个小哥哥,说六国语言:) 有颜有才,但居然也在苦恼工作,完全可以来亚洲做模特呀
有视频,有真相
上传视频封面
好的标题可以获得更多的推荐及关注者
2.被土耳其邻居热情地邀请吃早餐🍴
话说阿塞这边很多土耳其人,感觉我还是比较喜欢和turks呆一起哈哈,连在这边的邻居也是土国人,邀请了好几次一起吃早餐,于是我就好不客气地答应了🤭 聊了好久的土国,这孩子好任性,考了航海证,打算辞职买个游轮环游世界,最近认识的人真是越来越任性。
homemade turkish breakfast 🇹🇷
3.被阿塞球队邀请看球赛 ⚽️
偶尔认识到一支球队的经理,然后也是超级热情地邀请去观赛,标配球星家属的福利,然后结束后一起去庆功:)
上传视频封面
好的标题可以获得更多的推荐及关注者
开赛前的热身其实在各国的不同经历经常会令我产生很多不同的思考,一直很好奇球星家属的生活,感觉和外交官的差不多;身边也有一些不同国家的外交官,一般会在不同的国家轮着呆二年,其家属一般也会受聘在使馆内做个类似文职工作;足球成员的话,感觉另一半也是得放弃一切陪着他去不同的国家生活。。
其实牺牲会不会太大 🤔 虽然我是数字游民已经脱离了地理局限,短期的话也很乐意,但长期围着对方转,真有点接受不了,我还是喜欢自己拥有选择权。
咳咳,还体验了阿塞小粉丝的“疯狂”。
上传视频封面
好的标题可以获得更多的推荐及关注者
他们的球星哥哥在俺旁边
4.外高加索人的纯朴
感觉在外高加索呆久了,已经慢慢放下了对陌生人的戒心。。
例如有一次在拿着行李走上坡路,路上有阿塞人直接走过来做手势示意帮我拿上去,当时的第一感觉:oh thankyou:) 然后全程body language和他们半桶水的英文沟通,挺有意思的(估计在其它国家我还是会有点戒心的
其实很多时候,假如被这边的路人靠近,或许只是出于好奇心,其实在旅游业越不发达的地区,人们真的很淳朴:) 当然也看国家,但外高加索区真的很安全!
说了这么多好的,例牌也说些不好的 🤔1.太多attention或许会感到一点点不舒服?(会偶尔被路人问要合照,不过人身安全是没有问题的
2.语言障碍:大部分人的英文真的很一般,妥妥是一个挑战耐心的好地方!3.食物:阿塞拜疆都是吃肉的多(哈哈,要来吃猪肉套利吗?听说国内现在很贵?4.天气:好大风、好干燥
5.欢迎大伙补充:p
其实关注了我一段时间的应该也可以默默feel到我看东西算是比较乐观,任何不好的东西,我都可以换个角度同时看到积极的一面:p
来一个讨论#数字游民能不能融入当地生活?
很有趣的,发现有一些做移民业务的人谈到感觉其实我们这种生活方式还是融不进当地生活🤔 那我很好奇,普通做移民的可以有我们对各国这么深刻的体验和见解吗?这应该是一篇在外面完全看不到的移民科普文
因为他们做移民的经常看到就算客户移民了也是融不进去当地,所以大多数只是移民不移居;说回移民,首先大家的“需求”都不一样,然后我们这类人大多暂时是移居的比较多,毕竟大家有时间可以尽情体验再选择,慢慢选到最好的方式然后移民到自己真正喜欢的国家。
我觉得比起直接就考虑移民的会更有优势,起码有多国生活经验,身边的朋友也来自五湖四海,我暂时就除了非洲的朋友比较少。。日常打开iG基本可以看到全球的新闻,游走世界这么久,交回这些高质量的朋友真是最有意思。
在不同的国家,呆一段时间,其实就是深度体验当地文化,再来衡量这个国家是不是我们真正喜欢的,而不是很多人因为听说哪里好就移民去那里了,没有时间体验;所以我想说作为游民还是很有优势的:) 但还是那句:因人而异,性格决定一切;港真,就算在当地出生也有可能融不进去,当然想不想融入也是一个大前提🤔 例如我个人就很不喜欢small talk, 情愿自己一个高质量地呆着也不要勉强自己融进去需要费劲交流的圈子,因为很没有劲,所以身边的人也比较志同道合。
我是游民亚洲脸可能会比较幸运,很多人会好奇所以想来认识;选择太多的时候,问题就变了如何练就一双金睛火眼,走进高质量的社交圈;男游民的话,我也不太清楚,欢迎补充故事:) 当然很多游民本身其实没比要融进去,得看行业。
感觉在国外很有意思的几点:
在非英母语国家英文自动帮我们筛选了很多人
能接近的人都比较优秀
见识比较广
一般有比较国际的背景
。。
“融进入”这个在我们看来其实大部分是convenient relationship,更多是因为害怕孤独,所以要入群;但我已经越来越觉得在不同国家找到一、二个知心的已经足够,不需要太多,而且港真,找到一二个能交心的,他们当地的资源也很愿意分享呀。
之前看过一段话:
You want to be:
• Communist w/ family
• Socialist w/ friends
• Democrat @ local level
• Republican @ state level
• Libertarian @ national level
Be a socialist in the micro
Be a capitalist in the macro
其实就是关系越近,越愿意分享 ,与其和100个人混个脸熟,倒不如和10个人细水长流:) #lessismore
Stay tuned for more!
更多往期文章👇🏽
Digital Nomad | 数字游民 ,未来的生活方式?
Digital Nomad | 什么样的人可以成为数字游民?
Geographic Arbitrage | 聪明人都很懂玩的地理套利
生活方式设计 | Go where you are treated the best
How To Ask Questions The Smart Way?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