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十分读书·手写分队日更大挑战想法
每日读写|《小窗幽记》:寒山和拾得留给我们的启示极为深刻(7)

每日读写|《小窗幽记》:寒山和拾得留给我们的启示极为深刻(7)

作者: 佛晓星辉 | 来源:发表于2025-02-09 21:21 被阅读0次

《小窗幽记》中有这样一段话颇为经典:“寒山诗云:‘有人来骂我,分明了了知。虽然不应对,却是得便宜。’此言宜深玩味”。

寒山:寒山子。

了了:清楚,明白。

深:仔细。

这句话很好理解:寒山子在诗中说:“有人来辱骂我,我分明听得很清楚,虽然我不会去应对理睬,却是已经得了很大的好处。”这句话很值得我们深入地品味。

说到寒山,必然就说到拾得。寒山与拾得是何许人呢?

两位大师是唐代天台山国清寺隐僧,佛教史上著名诗僧,并称“寒拾”。

他们行迹怪诞,言语非常,相传是文殊菩萨与普贤菩萨的化身。

寒山子是唐代贞观年间的得道高僧,喜参禅悟道,留下了不少著名诗偈。

拾得因为从小被抛弃,是和尚带回庙里抚养的,所以取名“拾得”。后来寒山和拾得长期在一起,相互关照,建立了深厚的友谊,并且都成为得道高僧。雍正皇帝封寒山为“和圣”,拾得为“合圣”,人们称他们为“和合二仙”或“和合二圣”。

因为他们手持的荷花是并蒂莲的意思,所以象征“好合”。被民间视为万事和谐的象征。

与这首诗相关的还有这样一段玄妙对谈,他们之间的玄妙对谈,不是一般凡夫俗子所能领受的,试看下面这则问答:寒山问曰:“世间有人谤我、欺我、辱我、笑我、轻我、贱我、恶我、骗我,该如何处之乎?”

拾得答曰:“只需忍他、让他、由他、避他、耐他、敬他、不要理他、再待几年,你且看他。”

这就是高超的处世之道,虽然历经年代久远,但现在仍脍炙人口。其道理与中国传统观念提倡的以君子之德对付小人之行,所谓“打不还手,骂不还口”有异曲同工之妙,在意境上却更深一层。

不回敬别人的辱骂,首先是战胜了自己,因为生气是拿别人的错误来惩罚自己;其次是战胜了对手,任凭辱骂,不予理睬,对手则会自感无趣,自动停战;再次,如果别人骂得有理,证明自己有错,岂不要感谢那位骂者的指点?即使不是你的错,有则改之,无则加冕,提个醒也是好的。你不与他一般见识,你是受委屈的一方,有失有得,你的容忍和谦卑,为你自己增加了能量,一举多得,岂不快哉!

所以当我们遭受辱骂时,保持沉默,并不代表自己懦弱或无能,相反倒有诸多收获。

抄写记录

相关文章

  • 《小窗幽记》7

    《小窗幽记》7 卷一 集醒篇 原文 使人有面前之誉,不若使人无背后之毁; 使人有乍交之欢,不若使人无久处之厌。 译...

  • 硬笔手抄:《小窗幽记》传世警句——人心好胜,我以胜应必败;人情好

    《小窗幽记》——朝市山林俱有事,今人忙处古人闲。 《小窗幽记》——富贵之家,常有穷亲戚来往,便是忠厚。 《小窗幽记...

  • 前来报道

    小窗幽记

  • 重温《小窗幽记》

    前言 《小窗幽记》是人生的回味和处世的格言书,作者陈眉公。 陈眉公,清代小品文作家,生平不祥。其所著《小窗幽记》分...

  • 《小窗幽记》精华摘要

    《小窗幽记》精华 >> 【志要高华,趣要淡泊】出自《小窗幽记•灵》。意思是:志向要高大光辉,情趣却要淡泊。 >> ...

  • 读《寒山与拾得对话》

    寒山问拾得是寒山和拾得的一段对话。传说,寒山和拾得原本是佛界的两位罗汉,在凡间化做两位苦行僧。一日,寒山受人侮辱,...

  • 心上无事,身上无病,世上好光景

    禅境 《小窗幽记》:“身上无病,心上无事,春鸟便是笙歌。” 明代陈继儒编集的《小窗幽记》,里面都是关于人生、处世的...

  • 小窗幽记

    在如何立身处世方面,陈继儒的《小窗幽记》为我们指明了一条光明之路,他归纳出的“ 安详是处事第一法,谦退是保身第一法...

  • 《小窗幽记》

    《小窗幽记》 全文 陈继儒 食中山之酒,一醉千日。今世之昏昏逐逐,无一日不醉,无一人不醉,趋名者醉于朝,趋利者醉于...

  • 小窗幽记

    三白写了一句话“檐前老树一株,浓阴覆窗,人面俱绿”,用此话评价《小窗幽记》甚好。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每日读写|《小窗幽记》:寒山和拾得留给我们的启示极为深刻(7)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obxxpj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