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洛思关于社群运营的分享实录

洛思关于社群运营的分享实录

作者: 元气满满正能量 | 来源:发表于2017-12-18 23:45 被阅读39次
洛思关于社群运营的分享实录

洛思,一个改变世界的人,昨天在认知日记群里接着艾雨的话题,对社群运营进行了分享,现实录如下:

一、社群运营的“道”

社群运营的“道”,就是社群的本质。

社群的概念可以定义为:基于共同目标、兴趣和价值观,通过一定的工具和场景连接形成的,具有一定社会关系的群体。

这个概念不仅仅是概念,通过它,我们可以在组建社群时找到方向。例如,共同的目标、兴趣和价值观,是我们在社群拉新时需要考虑的,由此来吸引志同道合的人,然后通过一定的工具把大家连接起来,让他们在社群中产生社会关系,创造价值。

互联网的本质是什么?就是建立连接,做到信息对称。比如滴滴打车连接了司机与乘客,把司机的信息和乘客的信息匹配起来。我们看不到实在的司机和车辆,但是能知道他们的存在,这就是信息对称。互联网的所有产品都逃不开这个规律,本质都是在做连接。

社群其实是在互联网的基础上所做的进一步连接。它连接人与信息、人与人、人与商品,通过建立成员之间的信任来降低广告成本、搜索成本和交换成本。

1.人与信息的连接

这里的信息不只是指知识,还包括商品信息、资源信息、人脉信息等,也就是一切我们能够了解的信息。社群其实是对互联网时代信息咨询的一种过滤。通过社群,我们可以更快捷、更低成本地获取自己想要的信息。现在很多企业转型“互联网+”的学习社群,它们所提供的信息都是围绕着“互联网+”这个主题的,与主题无关的内容是不会出现的。这样一来,大家就可以快速地获取到与自己需求相关的东西。这就是强化了人与信息的连接。

2.人与人的连接

大家可能听说过“六度分割理论”,它起初是一个实验,一封装有股票经纪人名字的信封,只需通过五六个人的中介,就能抵达这个经纪人,由此表达了一个重要概念:任何两位素不相识的人,通过一定的联系方式,总能够产生必然联系或关系。而社群是把一群有共同目标、兴趣爱好的人聚合在一起学习、交流和合作,其实是对六度分割理论价值的放大。在一个成功的社群里,你能够找到任何一个你想找的人。其实也是前一个连接的延伸:如果找不到自己需要的信息,就去寻找可能有这个信息的人。

3.人与产品的连接

社群也可以连接人与产品。像现在很多品牌都建有社区和客户的QQ、微信群,汇聚了品牌消费者和爱好者,通过品牌文化的构建、品牌活动的展开和粉丝经济的运营来获得高附加的品牌价值。很多人建立社群只是为了做广告,这其实是对社群的破坏。一个真正好的社群是不需要做广告的,成员会主动了解信息。一个好的社群一定是先建立信任关系,再提供有价值的产品和内容信息。

二、社群运营的“法”

社群运营的“法”,就是把握社群运营的三要素——内容、互动和关系链。《社交红利》一书中提出“信息×关系链×互动=社交红利”,也就是说“庞大的用户群从社交网络中点击访问、下载、注册到外界网站或应用中去这一系列的结果,都发源于用户分享、发布信息这么一个小小的动作。更多用户以自然的状态将信息分享在社交网络中,引发自然、真实的互动,引起了自己好友的点击、购买、阅读的兴趣。”而社群恰恰是这个公式的极佳体现。

1. 内容是核心

社群连接了人与信息,而信息中就包含很多内容。这里的内容不只是指学习型社群中提供的知识,还包含围绕社群定位所打造的一些有价值的信息。以咱们群为例,每天至少会有一期认知日记,包含群主和嘉宾的内容分享和实时互动。这些内容都是围绕“提升认知、刻意练习”展开的,面对的成员都是对学习新知很有兴趣的成员。为什么大家会加入这个社群,因为它每天有很好的内容分享,加上平时大家可以在群里探讨交流。如果群里没有这个分享,只有闲聊和发广告,大家也不会长期呆下去。

所以说,任何社群在本质上都是学习型社群,这是一个重要的前提。大家先通过学习获取价值,成员之间建立信任关系,之后才会产生资源对接和产品价值交换。

2. 交互是关键

交互体现的是人与人的连接,是社群运营的关键。如果在一个社群里,成员只和群主这个核心交流,而彼此不发生连接,这个社群是不成功的。好的社群连接一定是去中心化的,每个成员都是这个社群网络的一个节点,可以跟所有人交流。一个社群发展到一定阶段,一定会形成O2O形式,包括线上互动和线下活动。后期,这种交互还体现在以地域或兴趣为单位进行社群裂变。比如可能有社群成员仿照大群的模式,在自己的细分区域形成了自己的分会,这些分会可以组织区域内的成员进一步学习交流。

3. 关系链是生态前提

一个成功的社群最终都会构成一个生态。“生态”这个名词最具代表性的是小米和乐视,它们做的是基于产品的企业型生态。而社群的生态链是一种关系型生态,包含了生产商、渠道商、零售商、服务商、消费者等上下游的各个链接点,它们可以在社群里快速地建立起合作。

以上就是社群的三要素,核心是在内容方面,建立社群的时候,一定要考虑能否持续提供有价值的内容。一个好的社群一定是一个强大的自媒体,也就是有强大的内容提供。第二个关键是交互,第三个是关系链,是生态前提。

三、社群运营的“术”

社群运营的“术”,就是把握社群实操的五要素——庙、僧、经、戒、事。如果把一个社群比作一个寺庙,那么香火旺盛的寺庙一定会具备这几个要素。

1.庙:也就是社群的载体,比如微信群、QQ群、贴吧等。有的社群发展到一定体量后,也会开发自己的APP。要注意的是,在运用这些工具的时候,一定要结合其他的版块和功能,比如微信群的运营就要结合公众号、云对讲、朋友圈互动等。

2.僧:相当于微信群的管理员,统称为运营者。由于时间的碎片化和互动的及时性,微信群的运营不能只靠一个人,最好是有一个互相配合、分工明确的团队。很多企业老板都想做社群,但常把10几个群交由一人来管理,这种方法不叫运营,只能说是对用户的维护,并且很容易变成死群。

3.经:指的是社群的目标和价值观。我们加入社群一定是为了一个目标,而社群运营者更要有自己的主张和态度。所谓态度就是什么样的人能进来,什么样的人不能进来,要有严格要求。

4.戒:指的是严格的管理规范和秩序。微信群要做到自由性和约束性相结合,符合条件的人可以自由加入社群,但加入后就要遵守群规,这样才能保证社群的运营高效有序,保障价值观被认同。

5.事:指的是围绕“经”所开展的主题活动。社群运营一定要通过丰富多样的内容和团队行为,把大家连接在一起。

要想让一个社群活跃,必须得抓住以上五个要素,而在具体运营的时候,还要注意把握关键人。一般来说,社群的关键人分为思想者、批判者、围观者、沉默者。思想者一般是由群主来承担,也就是社群的精神领袖;批判者喜欢发表观点,是社群活跃的主体;围观者虽发言少,但也不会退群;沉默者是每个群都会存在的,出现这种人主要是因为群的价值性不强,或信息对他们造成骚扰,这类群体最容易退群。而要想将沉默者激活,一定要和他们进行细致的交流,真正探究他们的需求。

从道、法、术三个层面剖析了社群和社群运营背后的规律性知识以后,我们对社群运营就有了一个全面的认知,希望能对各位日后具体的实操有一定指导。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洛思关于社群运营的分享实录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ocbvw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