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溺爱型父母?
溺爱型父母往往对于孩子的要求不打折扣地满足,只会让他们的欲望越来越膨胀。父母很多时候也明白“沟壑难平”的道理,只是一到事情发生,父母又控制不住自己,这是又是因为什么呢?
其实很多父母都说我小时候受太多苦了,不能让我的孩子受苦,武志红老师曾经讲过,每个父母内心里都有一个自己的孩子,这个孩子就是童年的你受的苦形成的。你给孩子买玩具,买好吃的,其实是你内心潜意识里的那个孩子想要获得,因为这个过程你的内心会获得满足感,所以每次在事情发生的时候就会控制不住自己,这个时候的爱便是种伤害。
溺爱型父母对孩子产生的影响
孩子从小就受"众星捧月"式的呵护,往往形成"自我中心化倾向"。有的父母认为自己已把所有的爱给了孩子,孩子已得到爱的满足,无需与同伴交往;有的父母爱子心切,当孩子在与同伴交往中受委屈,不分青红皂白,马上上前保护而不去了解原因。长期以往,所教育出来的儿童只追求自我感知的满足,代人缺乏真诚,极少考虑他人感受,不会明辨是非、缺乏责任感。
我记得在我小时候,我妈妈带我去逛商城,当时看到一个特别漂亮的电动汽车,因为售货员让我当时试开了,就爱不释手,那个时候的我,根本不知道什么叫抵制诱惑,就非嚷嚷着买,几千块的价格,让很多人望而止步,对于我家来说也是不可能的,我就被揍一顿回家,后来我妈妈给我沟通说了一句话,我依然记忆犹新:“不是所看到的任何东西都是你的。”
孩子提出的要求,父母全部满足,他们就会觉得这是爸爸妈妈应该为自己做的;等到哪一天你没做到,他们就会觉得你不好。有了这种理所当然的态度,孩子的心理就会逐渐扭曲,对父母的付出视而不见,并且逐渐扩展延伸索取的范围,认为所有人都欠他们的。这样的孩子,长大后会是什么样?面对这个充满诱惑的时间,如何让孩子独善其身?
父母应该怎么改变?
孩子当着别人的面向父母提出不合理的要求,或者因要求没有得到满足而大哭大闹、赌气不说话时,父母往往碍于面子向孩子妥协。这种妥协,只能在当时制止孩子的哭闹,下次在遇到这类情况,他们会比这一次更加不好哄。所以,面对孩子的无理要求,父母一定要坚持原则,不要让孩子觉得一切都是理所应当。
如果孩子因为想要某些东西跟父母哭闹,这个时候你把孩子带回家,关在屋子里,你做在孩子对面默默的陪着她,他继续哭你给他拿条毛巾擦擦眼泪,让他明白你很生气但是依然爱他,然后让他把为什么想要买的理由告诉你,掌握一个法则,孩子给父母沟通三次可以满足一次,让孩子明白沟通有效,并且让孩子明白父母的爱不是没有限制的。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