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16年开始,笔者能明显感觉到毕业生的就业压力在不断增加,但工资也在不断增长,16年听说毕业生有十五六万的工资都能羡慕一下,17年听说毕业生有三四十万,18年听说毕业生有七八十万,19年听说华为给毕业生开出200万的工资,笔者相信绝大部分人听完后会变麻木。
毕业生工资越来越高,说明企业对优秀人才的渴望越来越强,侧面能说明企业在求改变、求创新,希望用高薪资这个极具吸引力的条件来引进人才,从这个现象来看,我们应该为中国企业点赞。
然而,这种高额薪资对就业市场的影响有多大呢?笔者能清晰感受到的是公司员工变得越来越浮躁,沉不下心做研究,每天都在打听别人工资,然后观察别人的产出,一旦发现其他人工资比自己高,干活比自己少,就暴跳如雷,恨不得立马辞职。
而且,确确实实有很多人在同级别同事高工资的刺激下,开始寻找新的机会。前两年网传跳槽去拼多多和今日头条,能让工资翻倍,很多阿里巴巴、腾讯、百度的员工选择跳槽,而且在某职场社交网站上晒工资翻倍的事实。从今年开始晒翻倍工资的人变少,说明企业也越来越趋于冷静。
但在这种冷静之下,华为给应届生开出200万高额工资的消息,又开始刺痛所有人的神经。笔者不禁想:这些被倒挂的职场老人们该何去何从?
他们是应该接受应届生比奋斗了上十年的自己强?还是告老还乡?笔者想说的是像这种极度优秀的应届生毕竟是少数,八九百万毕业生里估计也就一千个,承认别人强,自己还需要努力其实很简答,心态摆平才能沉下心去工作。
不过有一点笔者想说,现在各大公司为了争夺优秀人才,确实在不断增加应届生工资筹码(业内称为白菜价),白菜价越来越高,往往还超过了一两年前毕业的员工,我们管这个叫做工资的倒挂,一个值得企业去深思的问题:为什么一个拥有一两年工作经验的员工还比不上一个应届生?
企业一旦把人招进公司之后,就开始变成“主人”,为公司做过贡献的老人可以晾着,但新人不能不引进,这种行为看起来像是饮鸩止渴。老人在感受不到公司的关怀之后,选择离开,去了竞争对手那儿,带走了曾经在公司获取的经验,然后公司又开始培养新人,年复一年,老人走了,新人来了。
这中间貌似没有问题,但仔细想想,新人没有经验,熟悉一个新工作环境、工作内容需要一段适应期,少说一点一个月,多的两三个月,再到上手工作,可能半年都过去了。如果是一个老人,这半年他可能产生更大的价值。
这么来看,老人的薪资为什么比应届生的白菜价还低呢?企业真的该反思一下这个问题,当然如果是老人自己的缘故,也需要反思。
欢迎大家发表自己的观点。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