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说诗词(三)
袁培根
各位诗友:
今天讲第三课。
在此之前,先回顾和补充一下第一二课的主要内容。
第一二课,我们讲了诗词是生活中来的,它是一种韵文形式的独特的文学体裁,要求按规定的韵部用韵,要求合理的安排平仄字声,要求用诗语组织文字,要求有章法的编排句子,从而通顺的表达立意。
所谓格律,简单的解释一下:
格,即关于字数、句数的规定。
律,即关于字声、对偶的规定。
第一二课只讲了诗,今天讲词。
词,也是一种有格律的文学体裁。每一首词,都是按照这首词所用词牌的“谱”来安排字声、字数、句数、段数、领字、对偶等规则,用诗语词语组织文字,有章法的编排句子,从而通顺的表达立意的。
词的基本格律,应有以下构成要素。
(1)、调
调即词牌,又称词调、词谱。
词,最初是先有曲调,再根据曲调填写词句,即先有乐曲,然后配歌词。当时,每首词的曲谱,都叫做词牌或词谱。
词体是以调为单位的,每一调都有自己的调名和特殊的格律规范。调名就是词题,有一定的立意。后来,词题脱离了原先的立意而成为词牌的名称,故填词者常常给作品另外加题。如毛泽东的《菩萨蛮·黄鹤楼》、《沁园春·雪》之中的“黄鹤楼、雪”就是另外加的题。
同一调,常有多种调名。如《十六字令》又名《苍梧谣》、《归字谣》;《如梦令》又名《忆仙姿》、《宴桃源》。
同一调,常有多种写法,又称“变格”、“变体”。如《满江红》有仄韵、平韵两种韵格,其变体有14种之多。所谓“变格”、“变体”,即是在“正格”、“正体”的格律基础上,将该词调的字数、句数、句式、字声平仄和押韵处等略加变化而产生的。
所谓“词调”,是前人依据古音律“宫、商、角、徴、羽、变宫、变徴”等律吕宫调来制定的。自从音乐和词分离以后,虽然各种宫调和词之间的关系不大,但在词学范畴仍不失存在的价值,有很多词调,应该根据调名来确定所填之词的声情,学词者可对词谱和范本多作揣摩,自能体会得出。
各个词调经前人分类汇编整理成书,说明每调的字数,用符号标注平仄和韵脚,附上名篇作为范本,成为供填词用的工具书——《词谱》。著名的词谱有《诗余图谱》、《词律》、《钦定词谱》、《白香词谱》和《汉语诗律学·词谱举要》等。其中,以清代词家万树的《词律》和《钦定词谱》收集最齐。《词律》及后来的补遗共收入875调、1725体,《钦定词谱》收入826调、2306体。
(2)、字数
每首词的字数,均按谱而定。每调都有其各自规定的字数,即使不同调的词其字数完全相同,但其句数、句式则不一样,平仄用韵也各异。填词必须严格遵守每调字数的规定,不能多一字,也不能少一字。变体则应遵守该变体字数的规定。
字数最少的词是《十六字令》,全阕仅16字;字数最多的词是《莺啼序》,长达240个字。
(3)、句数和句式
每调的句数都有一定之规。全阕句数最少的只4句,最多的有46句。变体也都有其句数的具体规定。句数也多不得少不得,应依体遵循。
词的句数是按标点符号来确定的,每一个标点符号之前的句子都算一句,但“、”(顿号)前后的两个半句只算作一句。
句式,指每句的字数多寡,有一字句、二字句到十字句等10种句式。如《十六字令》:“山,快马加鞭未下鞍。惊回首,离天三尺三。”这首词,共4句,有一字句、三字句、五字句和七字句四种句式。
每调的句式也有一定之规。
这里谈一下特殊句式。特殊句式,指不按常规的增字句和参差句。增字句即在句中增加适当的衬字,使语意连贯,语气生动,显得更加口语化。参差句指一首词中的某两句之间,出于表达词意的需要,在两句的总字数不变的情况下,把上句的字数减少或增加,把下句的字数作相应的调整,或指将一句分成两句、两句分成三句、三句并成两句等不同写法而产生的句子。特殊句式有特殊的格律规定,或句子的字声平仄有变,或整阕成为变体,都应按谱填写,不可任意而为。
举例:
增字句。李清照《行香子》:“草际鸣蛩,惊落梧桐。正人间天上愁浓。云阶月地,关锁千重。纵浮槎来,浮槎去,不相逢。 星桥鹊驾,经年才见,想离情别恨无穷。牵牛织女,莫是离中?甚一霎儿晴,一霎儿雨,一霎儿风。”最后三句中的“儿”字皆为增加的衬字。
参差句。我们对比苏轼的两首《念奴娇》能加深对参差句的理解。
《念奴娇·中秋》开头几句:“凭高眺远,见长空万里,云无留迹。”其中第二句五字,第三句四字。
《念奴娇·赤壁怀古》的开头:“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这里就只有两句了,第二句是由两个半句组成的一句,句子结构是“上三下六”。
在讲句式时,应略谈一下句子的结构。词的句子结构常会出现一种特殊的情况,即一个句子由两种字数排列的方式组成。如四字句由“上一下三”组成,五字句由“上一下四”或“上二下三”组成,还有“上三下四”的七字句、“上三下五”的八字句、“上三下六”的九字句等。限于篇幅,不作举例说明,我们学习时须细加研究。
(4)、字的平仄格律
字的平仄格律即字声规范。
词的字声与现代汉语的字声有所不同。词的字声是按平、上、去、入四声论,平声含现代字声的阴平和阳平,仄声含上、去、入三声。现代汉语字声分为阴平、阳平、上声和去声,无入声。古汉语中的“入”声字在现代汉语字声中已化作平(阴平、阳平)、上、去三声。
词对每一调的字声平仄各有定格,规定用平声时只能用平声字,规定用仄声时只能用仄声字。可平可仄的字虽然对平仄无要求,但也不能任意处理,一般四字以下的句子可以不讲究,五字以上的句子则应避免“犯孤平”。所谓“犯孤平”即全句只有一个平声字。五字以上的句子至少要有两个平声字,如果句式更长,平声字也要相应增加。
词中独立的由三个字组成的句子,一般不要全用平声字或全用仄声字,以免造成声律单调而使字声失去和谐美。
在讲字声的时候,不能不提一提“节拍”。跟格律诗一样,在词的句子中,根据汉字一字一音的特点,规定每两个字是一个音步,也就是节拍。每个节拍的第二个字是节奏点,也就是平仄交错的地方,即这个节奏点如是平声字时,下一个节奏点就应为仄声字。三字句、四字句各有两个节拍,五字句、六字句各有三个节拍,余此类推。句子字数为奇数时,最后一个字为一拍。
举例:晏殊《浣溪沙》
“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
—︱ ︱— —︱ ︱ ︱— —︱ ︱— —
其中,第一句的“可、何、落”和第二句的“曾、识、归”均为节奏点,在句中的位置是“二、四、六”。每句七字、四个节拍。
词,完全要根据词谱来填,没有“拗救”一说。
(5)、用韵
韵是所有韵文形式的基本要素。词和其他韵文形式一样必须用韵,为的是声律的和谐,增加吟诵时的音乐美。词韵和诗韵一样,分为三类,即平声韵、仄声韵和入声韵。每个词调都有其各自的用韵规定。我们将词的用韵情况加以概括,大致有以下几种方式:
(a)、一首词只用一个韵部。
举例(“”代表平声,“”代表仄声):
全用平声韵的,如《渔歌子》
“西塞山前白鹭飞。
桃花流水鳜鱼肥。
青箬笠,绿蓑衣。
斜风细雨不须归。”
全用仄声韵的,如《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b)、一首词用两个韵部,词的上片用仄声韵,下片用平声韵。
举例:《清平乐》“别来春半,触目愁肠断。砌下落梅如雪乱。拂了一身还满。 雁来音信无凭。路遥归梦难成。离恨恰如春草,更行更远还生。”
(c)、词的上、下两片均先用仄韵,再转用平韵。
举例:《菩萨蛮》“平林漠漠烟如织。寒山一带伤心碧。瞑色入高楼。有人楼上愁。 玉阶空伫立。宿鸟归飞急。何处是归程。长亭短亭。”
(d)、词中平仄韵交错使用。
例:《调笑令》“边草。边草。边草尽来兵老。山南山北雪晴。千里万里月明。明月。明月。芦笳一声愁绝。”
(e)、词中平仄韵同部通押。
举例:《西江月》“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稻花香里说丰
年。听取蛙声一片。 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不见。”
(f)、限用入声韵。
举例:《雨霖铃》“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都门帐饮无绪,方留念处,兰舟催发。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 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
(g)、错叶用韵,即词中采用不同的韵部来作韵脚,如先押甲部,再押乙部。
举例:《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
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词中上片三平韵、两仄韵,下片两平韵、四仄韵,一共用了四个不同的韵部。
(h)、其他特殊用韵方式。如全词用同一个字做韵脚的,或词的句子中间的字规定用韵的,或句末两个字必须重叠作韵的等等,这里就不一一例举。
总之,不同的词牌,各有其独自的词谱,对该调的用韵有具体的规定。所以,要熟悉某一个词牌的用韵规定,就必须熟悉该词牌的词谱。
词韵虽然只有三类,但韵本身是分部的。现行的词韵分部一般采用的标准是清代中期词学家戈载的《词林正韵》。《词林正韵》将各韵分成十九部,其中平仄韵同部的有十四部,入声韵有五部。有些前人将《词林正韵》的第六、第十一、第十三部通押,将第七、第十四部通押,这样,用韵的条件更宽,有利于词的创作。
(6)、对仗
在某些词中,常常有相邻两句字数相同的情况,前人多在这种情况下使用对仗的修辞手法,从而加强艺术效果。长期形成的这种对仗的句子,有的已成定例,但词谱中并未作说明,学习时要仔细揣摩。
值得特别提出来的是,尽管前人用了对仗的修辞手法,但一般都不作硬性规定。
词的对仗,与格律诗的对仗不尽相同,条件相对宽松很多。如诗的对仗,一般第一句句末为仄声字,第二句句末为平声字,而词却允许平仄互调;诗的对仗要求上下句节拍上的字必须平仄对立,而词中只要词义能对或词组结构相同,并不要求平仄对立;在相对位置的字,诗的对仗不能使用相同的字,而词则允许使用相同的字,如“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园缺”(苏轼《水调歌头》)。
词的对仗句中出现“扇面对”时,第一句的第一个字不在对仗的范围,只作为“领字”,用“一字领”的“领字句”的形式出现,然后,第一句与第三句对,第二句与第四句对。如“昔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毛泽东《沁园春·雪》)。
(7)、领字句
“领字句”是词的特殊规则。所谓“领字句”,就是在词的一些特殊结构的句子中,用第一个字领着后面的几个字,甚或领着后面的几个句子。如上文中举例的“昔秦皇汉武……”之中的“昔”字,就是“领字”,这一句就叫“领字句”。
“领字句”又被称为“一字豆”。照前人的解释,整句为句,半句为“读”(读音:豆),这是古时人们用字或读音时的“通假”习惯。“领字句”或“一字豆”的意思是读句子第一个字的时候须稍作停顿,用来带出下文。
作“领”的字,一般都用仄声,很多情况下都例用去声,前人的范本中有许多使用去声的虚词作“领”,值得学习借鉴。
由于词中“领字句”的出现,词的句子平仄安排的情形须略加改变,应除开句首第一字后再分节拍,这样来安排句子的字声平仄。
“领字句”这种特殊规则,词谱中一般也未作说明,学习时应予以辨识。
(8)、句和豆
词中的句,和现代汉语中的“句”意义不一样。现代汉语中讲的“句”,指的是一个完整意思的句子,句末标点符号为句号、问号或叹号等。词中讲的“句”,除“、”(顿号)外,句末不论何种标点符号,都视为一句。句末标点为“、”者,则视为半句,也就是前文所谓的“豆”。“豆”的作用是将一句分作两个半句,朗诵时在此处作个停顿,以增强语气,但两个半句的词意又必须紧密联系,不能将它们当作两句看。将一句当成两个半句,是词的一种特殊规则,这种情形,一般是词中七个字以上的句式中才会出现,其他形式的韵文一般不这样做。
(9)、词的分段
词的分段有以下几种形式:
(a)、全词仅一段,称“单调”,如《十六字令》。
(b)、全词分两段,称“双调”,第一段称上段、上片、上阕,第二段称下段、下片、下阕。如《浣溪沙》。
(c)、全词分三段,称“三叠”或称“三段”,不以“片、阕”称之,说明段序时称“第一叠”、“第二叠”、“第三叠”。如《兰陵王》。
(d)、全词分四段,称“四叠”或称“四段”, 说明段序时亦加序数词。如《莺啼序》。
词的段与段之间,在书写或印刷时,必须空出一字或两字的间隔,便于识别。
填词的有关注意事项
上节叙述了词的一些基本知识,本节就词的写作的有关注意事项略作说明。
1、选调。填词必须首先选择用哪一个调谱。调谱的内涵、声情,与所填写的词意吻合,词牌与词的本文相得益彰,给人的欣赏效果更好。有些调谱宜写喜庆,有些调谱宜写悲愁,有的宜抒发感慨激昂之气,有的宜宣泄哀怨低回之情。择调不当,以至大误。如调名为《寿楼春》者,词中多拗句,尤多连用平声字的句子,声情低抑,全是凄凉之音,实是悼亡之调,如望文生义误用该调来填写祝寿之词,岂不大谬?
此外,根据表达内容的需要,文字篇幅也不一样,因此,选用适合的小令、中调或慢词,也是应该注意的。
2、择韵。
调名选定之后,也就确定了作品的用韵,但究竟用哪个韵部,还须再次作出选择。比如,选定的调名限用入声韵,而入声韵有五部,用哪一部为好,必须进行选择。初学者最好选用字数相对多一些的韵部,少用“险韵”即字数较少的韵部。直接选用范本的韵,即步范本的原韵,也是一种简单便宜的办法。
韵有特殊的表情作用,如词牌《贺新郎》,用入声为韵时,情调较激昂,用上、去声为韵时,情调则较凄郁。
同一个字,不能在词中两次或两次以上作韵脚(特殊规则除外)。但某些字,字形相同,应另当别论。比如“发”字,“出发”和“头发”的“发”字相同,简化前分别写作“發”和“髮”两个字,简化后均写作“发”字,这种情形应视为不同的两个字。
3、词题和词序。
词题和词序,都是由于词的作用扩大,词的内容、意境和题材较为繁复,为了对词意加以说明或交代创作原因而产生的。如果词句简短明白,词意易于为人理解,自然也就用不着加题或写序了。有些人反对给词加题、序,如著名学者王国维在其词论《人间词话》中说:“词有题目而亡”,这种意见较为偏颇。其实,他自己的一些词作就另有题目。至于明、清两代有人给前人无题的词,都加上一些空泛而无用的词题,这是一种庸俗的文风,不足为训。
4、对那些不再使用的古字和不常用的僻字,应不予采用,反之,应加强采用现代口语和新鲜词汇。
参考书:《词学概说》、《读词常识》、《诗词格律》
2020-09-12 舞蝶制作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