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2019武汉写作课
浅谈设计思维(2)

浅谈设计思维(2)

作者: puvivianhuang | 来源:发表于2019-10-07 10:29 被阅读0次

    接下来我会对D.School设计思维五阶段逐一介绍。每个阶段将采取统一的框架,来阐述它们的定义和目的。如果我们把每个阶段看作一个独立的领域,将设计思维的“发散和收敛”的指导原则套用其中,每个领域可以说自带“发散”或者“收敛”的属性。

    但在设计思维实际应用中,通常每个阶段内还会进行多轮的发散和收敛,整体而言,是一个不断缩小范围的过程。

    因此,我还会介绍在设计思维的每个阶段需要输入及输出什么样的内容。

    移情 Empathise

    什么是移情 (WHAT)

    对产生问题的人建立同理心,这就意味着放下自我,去真正了解一个人的世界。深入了解他们是谁,他们的行为,想法,情绪,以及什么对他们而言很重要。这个阶段要求我们做个好奇宝宝,以崭新的目光去看待人和事。

    移情的意义(WHY)

    建立同理心是“以人为本”的根基。我们常常觉得“以用户为中心”是每个人都再清楚不过的事情,但实际上当我们没有设身处地,没有置身于真实的情景中,是很难去了解任何人,以及他们选择的动机,情感和需求的。

    我们总喜欢把自己的解释和信念投射在别人的行为和信念上。

    Don Norman 《设计心理学》

    移情阶段的输入(Input)

    通过观察,看和听来了解真实情况。说起来十分的朴实和简单,但到底什么才是真实情况呢?是耳听为虚,眼见为实?还是客观存在的事实?其实真实可以分成四个象限:已知的已知,已知的未知,未知的已知,未知的未知。这四象限的具体内容属于题外话,在此不多赘述,感兴趣的朋友可以自己去查查看。我想说的重点是:在开始任何调研之前,我们都需要对当下的情景下“什么是真实情况”这件事情保持高度自知。

    已知的已知,已知的未知,未知的已知,未知的未知

    接下来就聊一下到底要如何去揭露真实情况。大体上有两种类型的方法,体验型和交流型。体验性方法强调让调研者深入真实环境中去体会。例如:不被察觉的观察者(Fly-one-the-wall)、角色扮演、人种学实地调研、现场调研。  交流型方法,主要通过谈话的方式,透过现象深度挖掘人们的心声,比如用户的需求,动机等。例如:拦截访谈、结构化访谈、焦点小组。这两种类型的方法各有千秋,相辅相成,在实际中交错应用才能取得不错的效果。

    移情阶段输出(Deliverables)

    对事实的客观呈现,例如数据,访谈资料,观察笔记,以作为下个阶段的定义问题的素材库。

    保洁(P&G) 公司明星产品轻便拖把Swiffer的诞生故事

    宝洁(P&G)公司于1999年推出了轻便拖把Swiffer,它是宝洁最成功的新品牌之一,年销售额超过10亿美元。但这样一款产品的诞生恰恰是起源于对移情的应用。

    这个产品设计团队在项目初期,进行了密集的田野调查,长达半年之久,去观察和录像人们打扫卫生。在调研过程中,他们发现了一些有意思的现象。

    虽然调研团队事先已跟住户说明,拜访的目的就是要去看她们打扫卫生。但大部分人都会在他们登门拜访之前把家里先打扫一遍,以至于在调研团队面前,人们只好把干净的地面再擦一遍来“演示”一下。这使团队成员意识到:地面的整洁对于消费者有多么重要。

    然而,在观察人们拖地的过程中,团队发现,这样一件如此重要的事,在实际操作的过程中却很累和很脏。大部分人需要弯着腰去清洁拖把,将拖把拧干,然后最后将污水倒掉。

    根据这些观察和录像,产品设计团队提出了“一次性清洁片”的方案,给拖把加上用完即弃的静电纸,这样避免了浪费时间和精力去洗拖把。宝洁公司至今为止,最成功的产品轻便拖把Swiffer就是这么诞生的。

    我用了较为多的篇幅,来讲移情这一个阶段,因为这个阶段是设计思维得以带来“以人为本的创新”的根基。当我们在调研中多多被打脸,抛弃掉自己的偏见和预设立场,方能成功建立对用户的同理心。

    未完待续...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浅谈设计思维(2)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ocskyc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