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行走路上的成长与幸福

行走路上的成长与幸福

作者: 萍水相逢周萍 | 来源:发表于2018-01-28 18:05 被阅读0次

    这学期刚开学,各种工作室犹如雨后春笋纷纷成立,我们名班主任工作室也位列其中。说实在的,看到我们学校这么多能干、富有智慧的班主任们,我坐在那儿有些战战兢兢,当时孙校长说我们是在朝向名班主任的路上。这是一个家,在这里我们抱团发展,共同研讨、共同收获、共同进步、共同成长。为此,我也暗自为自己确立了目标,那就是戒急、善学、善思,争取在共同发展的道路上不拖同伴们的后腿。

    班主任的工作千头万绪,而急性子的我,往往看到这么多的工作就着急,恨不得一口吃个胖子。而现在即使工作再多,我都会默默告诉自己,不要乱,分好轻重缓急,一件一件事情慢慢来。每天工作要结束的时候,我都会用一两分钟思考一下,然后在台历上记下第二天必须办的事情,按轻重缓急排个次序。最先记下的事情是必须办的,可办可不办的写在后面,想办却没有时间办的尽量不写。否则,罗列的事情太多,自己完不成,欠下一笔良心债,心里不安。天天欠债,天天不安。天长日久,会影响情绪。当这样形成了习惯,我的工作有条不紊,效率比以前提高了很多。当然做事情竭尽所能即可,不要苛求自己,因为我知道,事情是永远都忙不完的,要学会关爱自己。如果能够从忙碌的工作中有所收获与成长,那才是最完美的。

    在行走的路上要学会善于学习、思考、实践。比如借助各项活动,使教师、学生、家长不断成长。我们班共有45名学生,其中男生30人,女生15人。这么多的男生都很有个性,而且容易丢三落四。正是这些调皮的孩子让我真正理解了家文化建设的意义所在。起因:《一个托子的故事》,偶然的一个早上,我发现我班本来三个托子变成了两个。于是,我问班里的孩子:“怎么变成两个托子了?原来不是有三个托子来吗?”“不知道!”一孩子漠然的说了一句,低头看书去了。“我那天看到是三个托子,不知道后来怎么成两个托子了?”另一孩子又积极地大声告诉我说。“嗯,我也发现了”又一孩子又插了一句。孩子们开始议论纷纷、众说不一…我听着听着,怒火中烧。“什么不知道?什么好几天前就没有了?难道托子会变戏法?我们是一个班级,这就是一个家!难道家里的东西没有了,你们也不用去找找?”越说声音越高,越说也越生气。正想发火,看到语文老师拿着课本走进教室,只好撂了句:“下课再找你们”气呼呼地走了。

    回到办公室,自己静下心来想想:“孩子们在打扫卫生时,偶尔把托子落下,被别的同学拾去,也不是没有可能的事情?可托子丢了,为什么没人告诉老师?为什么没人去找呢?”对,家文化的建设,怎样让孩子感觉到这就是一个家,让他们明白我们在享受家给我们温暖的同时,还应该保护它、爱护它。尽管平日里没少强调要以校为家从弯弯腰捡起一片废纸开始,从小细节做起。可效果还是不明显。那应该怎样做呢?我陷入了沉思——

    如果让学生对这个班级有一种认同感:让学生觉得在班级中有他自己的一个位置时,还会这样吗?若我和他们一起找到归属感,会怎么样呢?我结合学校里“做最美的叶子” 活动,在班级开展“让别人因我而幸福”、“温暖班级”等系列活动例如去敬老院看望老人,义捐等活动…在后期还开展了“师生互点赞”等一系列活动等。在这些活动开展的同时,结合我们的家庭、学校一日流程让学生明白应该怎样做?以及应该如何做?在配合实行争章创星活动,及时表扬鼓励,让自己的劳动得已有收获。效果不错!我抓住每一次活动的契机培养学生的集体荣誉感。运动会比赛中,班级换物接力中,让孩子体验到集体的力量,培养集体荣誉感。比如4x100接力中,让学生懂得竞争的意义,体验到竞争过程带给我们的刺激、兴奋以及成功后的喜悦和同学们的团结互助的友谊。

    我还让这些活动延伸至家长。我充分调动家长的积极性,大家看这张照片,一孩子在熟睡还不舍得把这个荣誉证书放下。其实这不是他的荣誉证书,这是他妈妈当选为我们学校家委会秘书长后,把荣誉证书拿回家后孩子的表现。当家长把照片发到自己的朋友圈,并鼓励自己和孩子一起加油时,我感觉我内心也是激动不已的!说句实在话,这孩子在班里不但自己调皮还是一群调皮捣蛋的孩子头了。胆大、不知害怕为何物?他曾在一年级放学站队时告诉老师上厕所,却组织了三五个孩子偷跑从学校南门走;上美术课带五、六盒彩笔以致桌凳放不开,桌子底下还有好几盒;科学老师让带一块小木棒,他从家里扛了一根装修用的大长条,在教室里只有竖着放才能放开;和小朋友打架;把女孩子弄哭…诸如此类、数不胜数…我也是比较头疼!那么我能不能利用他妈妈当选的事情把家长也拉进我班级管理中去呢?于是,第二天,我在班里大讲特讲了什么是校家委会秘书长,当选为校家委会秘书长不但很光荣更多的则是对班级、学校的责任。家长有责任,作为校秘书长的孩子更得是妈妈的眼睛和小帮手(因为妈妈没有经常在学校)。说的他小脸红扑扑的,羞涩的低下头不好意思起来。班里一开展活动,比如去敬老院,他就主动联系同学,要节目单,制作流程,催促他妈妈给班级制作横幅,让他妈妈和静雯妈妈(在县电视台工作)、严煦妈妈联系谁录像的、谁照相。活动开展时秩序井然,很有条理。让家长们、孩子们、老人们在活动中感受到爱给我们带来的温暖。并理解了组织活动的不易。有家长跟我说:“周老师,你怎么能受得了?你这活我一天也干不了。”呵呵,不经意间我工作的辛苦也获得家长理解与支持!

    我班有一个孩子由于特殊原因需家长陪读,所以一年级学校就申请了教育局同意家长陪读。这位家长在一二年级的时候和我一起打扫卫生,有些孩子不舒服她还会及时跟我反映或主动给孩子父母打电话,所以我有时都戏称她是我们班的“副班主任”。当然我们班也是天天在家长开放,时时在家长开放。记得上半年的校运动会开幕式因为我们是墨西哥方队,我班家长就在网上发起了集体买帽子的倡议,而在集体排练过程孩子们一戴上远看特别是从上往下看确实具有墨西哥地域特征,效果很好。恰是这位在校的家长在我们排练时边拍照片边时时播报,同时还拍了其他班级服装。引起了我们班家长的讨论,越讨论越有想法,结果又第二次倡议自己用自己的围巾、毛巾还有丝巾,做了形状各异的具有当地风味的衣服。看到学校宣传图片上孩子们的服装、帽子家长们成就感十足。还有我发起了找学生、老师、家长之间的“彼此贵人”活动……让我们班的孩子、家长、教师在班级活动中找到归属感,形成了凝聚力。

    就是这样,一次次活动使学生们、家长们慢慢觉悟、慢慢成长,把集体的荣辱与自己联系在一起,增强了集体荣誉感,也增强了班集体的凝聚力。没有活动就没有教育,在每一次活动中作为班主任的我也和学生们一起体验着、品尝着、成长着……。

    五、六年级的孩子正是情绪的敏感期,他们情绪会因为同学的一句话、一个小举动而激动起来,或吵架或吵着吵着就会动起手来。作为班主任老师要学会引领孩子。我觉得学会接纳,是引领孩子成长的开始。

    我们班三年级时转过来一个学生,不爱说话,比较犟。同学们一惹他,往往喜欢上来就用拳头招呼。我多次告诉他,作为一名男子汉,我们不能做情绪的奴隶,不能让情绪控制我们,而我们应控制情绪。老师跟他说他似乎低头在听,感觉也能听进去。但往往一临到事上往往控制不了自己。记得一次同学之间又发生了激烈的矛盾冲突,该生一开始情绪激动,想要采取以牙还牙的方式报复对方。我紧紧的拉住他,把他拉到办公室告诉他说:我理解你的心情,换做我也会非常生气的,甚至也会想更激烈的方式来还击,来证明我不是好欺负的。学生听我这样说很惊讶,低下头想了一会儿,告诉我说:老师,我也就是想和你说说自己的心情,好多道理你也跟我讲过,而这些道理我都懂得。但我就是气的慌,我就想说说,说完了心情就好多了。”最后告诉我他自己也有不对的地方,和对方计较只会让问题更复杂,矛盾更加剧等,最后该生很理性地处理了两人之间的矛盾。由此,我想到所谓接纳学生的情绪就是无论学生处在烦躁、生气、绝望、委屈、孤独……或是兴奋、快乐、激动的情绪中,老师都能够对孩子的情绪给予关注、尊重和理解,而不是立刻反对他的情绪。接纳情绪,并不等于赞同他的情绪,而只是希望你能关注到、意识到、觉察到对方的情绪,从而使自己有一个更宽的视角面对问题、解决问题,避免主观、偏见的产生。当学生的情绪受到接纳之后,学生往往能自己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而这个办法往往是家长、老师所期望的。那么我们能不能成立一个专供倾诉、排解同学矛盾的小团体,有优秀的、善解人意的同学来担任,并对这些同学做专门培训。我开始也在我班里试行,并教了简单的的接纳情绪的语言。例如:“噢”、“嗯”、“我知道了”等,或者用描述对方情绪的语言,例如“看来你很生气”“看来你很伤心”“我知道你很难过”等。但因为是学生同伴间,孩子的说服力还是不够,收效不大。

    同时,我明白孩子毕竟是孩子,他们会犯错、会调皮捣蛋,我们需要给他们一个过程,一段给他提供修复错误的时间,一个允许孩子张扬个性和特色的空间。所以,很多时候我能做的就是利用家长会发动家长给他们找舞台、找空间、找时间,让他们去发现自己,去展示自己。

    老师最大的幸福就是看到学生成长,而教育是互相成长的过程,学生也可以是老师。而我也应该感谢我所教过的孩子们,正是在每天和他们“斗智斗勇”中,迫使我不得不善学、善思、善实践!从而在行走的过程中付出着、收获着。

    行走路上的成长与幸福 行走路上的成长与幸福 行走路上的成长与幸福 行走路上的成长与幸福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行走路上的成长与幸福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ocsza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