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绍】
《文学中的人生进化课》,作者史秀雄、杜素娟,上海人民出版社·世纪文景2023年4月出版,19.6万字。
史秀雄,心理咨询师,播客“Steve说”的主播。杜素娟,华东政法大学的文学课老师。
本书源自2021年10月史秀雄和杜素娟在“小宇宙”上发布的一个系列音频,他们以对谈的形式来讨论经典文学作品中的个人成长启示。
全书共分8讲,外加1个彩蛋:
第1讲 莎士比亚的《奥赛罗》——自卑的人如何避免被自卑主宰?
第2讲 罗曼·罗兰的《约翰·克利斯朵夫》——出身卑微应该如何努力,如何建设身份?
第3讲 曹禺的《雷雨》——父亲不完全是暴君,你也不完全由原生家庭定义
第4讲 毛姆的《月亮和六便士》——理想真不真,需要他人的认证吗?
第5讲 歌德的《浮士德》——哪怕人生充满失败,你也可以找到精神和道德的支撑
第6讲 张爱玲的《沉香屑 第一炉香》——不要牺牲自我,期待爱情的救赎
第7讲 钱锺书的《围城》——爱情中的随意、软弱、将就和悲剧是如何产生的
第8讲 莎士比亚的《麦克白》——丛林法则最终会给人带来什么?
Bonus 莎士比亚的《哈姆雷特》——这不是复仇的故事,而是对人类理性的坦诚刻画
【阅读感受】
1.
“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不同的读者,本就会有不同的见解。更何况是解读经曲名著。因其内涵之深,人物之复杂,更增加了解读视角的多样性。跟随着两位作者的解读,我从不同的视角看到了不同的人物世界。
比如,很多人都说《哈姆雷特》就是王子复仇记,可两位作者从“哈姆雷特为什么犹豫不决”这个角度切入,结合作品文艺复兴后期这一时代背景,看到了哈姆雷特的意图到行为之间的那段距离,看到了莎士比亚无意中用理性对时代做出的一个反应:理性是把握命运的一种途径。杜素娟老师甚至说,“理性是欧州社会走向现代的第一站。......我们完全可以这样理解,哈姆雷特至少是文学当中追求理性的第一个符号性人物。”
又比如,《雷雨》,作者不再从阶级矛盾、社会矛盾切入,而是从周朴园的人生经历和内心情感出发,对中国的家庭结构以及父母与儿女的关系加以解读。那种病态的父权压迫,就好像是整个家族的诅咒一样,会一代代人不断地重复,虽然大家都很恨,但是到了那个位置上,还会是一样的选择。只有负起反思父母局限性的责任,才能自我更新,打破“父权”的诅咒。下一代应该比上一代有更宽的认知和视野,我们对父母的爱和孝顺不意味着愚孝,不意味着他们说什么我们都得听,要摆脱童年的惯性及原生家庭的囿限,去判断哪些该做、哪些不该做、该怎么做。
再比如,《奥赛罗》,两位作者先是从“伊阿古是如何成功的”这个问题出发,读出了不一样的启示:任何外力也好,某个他人也好,它们要想影响你的命运,一定得过最根本的一关,那就是你自己,它们必须通过你自己的手去掌控你的命运。如果我们对自己身上的弱点一无所知,像伊阿古这样的小人就有下手的机会,能够利用你、诱惑你、挑动你,点燃你的弱点,然后你的命运就爆炸了。但你要是明白这一点,可能他就没有办法达成。
还是《奥赛罗》,两位作者还从奥赛罗的角度,读出了另一个层面的启示:没有建立自我价值的自我认证,就会出现奥赛罗现象,即人处在一个有点外强中干的状态,看上去是自信的,自我感觉是良好的,但实际上那份自信是比较单一面向的,它仅仅来源于某一个你恰好比较擅长的事。而如果一个人建立了非常牢固的自我价值的自我认证——我知道我是可以的,我知道我是有所长的,我知道我是很厉害的,或者说我觉得我不是一无是处的,那么我在另外一个领域出问题是没关系的,因为我有一个领域是很强的,对于那些不好的,都可以跟自己和解。作者还说,很多人都要证明自己,这是很敌对的一种状态:别人不信我,我要去证明我自己。但是我们和世界的相处是有不同的可能性的。
又比如《约翰·克利斯朵夫》,它是以音乐家的成功做为基本素材,去写一个出身贫贱的孩子如何一步一步成长为音乐巨匠的。两位作者将它和《红与黑》做了比较,都是阶层跃迁,约翰·克利斯朵夫是如何成功的,为什么于连就没有成功?作者说,意识到自己在社会分层中的位置,是生活中一定会遇到的残酷现实;我们在抱怨命运不公的时候,可能忘了思考自己被赐予了什么才华;用能力和才华创造一个自己的世界,才能实现快乐和意义;找到属于自己的赛场和赛道,超越对于财富、地位的追求。
而我在阅读第2讲时,被两位作者的那句话触动到了,“当你身处低位,陷入对高位的敌对和执念,对人生可能性的想象力就没有了”。无论是在现实生活中,还是在艺术世界里,这样的事例不胜枚举,比如《红与暗》中的于连,比如《人民的名义》中的祁同伟,在他们看来,人生所有的意义就是要打败自己的对手和敌人,甚至是变成他们那个角色。他们都被困在敌对和对抗当中,失去真正的人生方向,就好像他的人生被这种阶级冲突给劫持了一样。事实上,当我们与高位敌对的时候,实际上是把金钱、把阶层的价值给纯粹化、绝对化了,就看不到在有钱人阶层或者在自己之上的那个阶层,也许存在一些有反思的人,有不同道德观、价值观的人,他们也许是有善意的,是有可能来帮我们的。事实上,我们的人生有很多种可能性,只有持有对这些可能性的想象力,我们的人生才会越来越开阔、越来越宽广。
再比如《浮士德》,浮士德一事无成,为什么会被上帝认为是有价值的?因为他从来没有放弃过对自我的可能性的想象,而上帝认为这就叫善,这就是最大的价值。
2.
此书对9部经典著作的解读中,给我带来思考最多的是第4讲,对毛姆的《月亮和六便士》的解读。
史秀雄老师解读说,《月亮和六便士》的故事可以启发两类人:第一类人是还没有找到理想,还在那个证券经纪人的阶段,但是可能知道那不是自己想要的生活,这种时候,也许你应该试着去找到那种你真正想要的东西。还有一类人,他们可能已经找到了自己的理想,但是在追寻理想的过程中,可能会逐渐地偏离这个方向,逐渐开始追求那种量化的东西。
什么是理想?《月亮和六便士》中思特里克兰德对理想的理解是:理想并不是我画出了一幅什么样的佳作,而是我过上我想过的那种生活,然后得到我想要的那种自我的状态。所以画对他而言是不重要的,他用颜料画出一幅画来,这幅画对他就没有意义了。世人习惯于以画作优劣来评价一个画家,甚至是对他的一生做出定位性的评价。可是思特里克兰德却说,“那都是我们生活的产品,生活的衍生品,而我想要的是生活本身”。
杜素娟老师从这里延伸解读道 :“理想和生活是一个概念,你想要的生活和自我状态就是你的理想”。她认为思特里克兰德最伟大的地方并不是说他敢于抛弃金钱,过贫穷的日子。他真正的伟大在于,敢于追求自己想要的生活。不是说成为伟大的画家才叫理想,而是说过上了自己想要的生活。在这种生活中,他的精神是最轻松的,不压抑,不痛苦,不扭曲,充满热情。
我很欣赏《月亮和六便士》中思特里克兰德对理想的理解、很欣赏杜素娟老师的延伸解读。而我更敬佩思特里克兰德的追求理想的那份果敢。
思特里克兰德走到40岁,过上了世俗的幸福生活。工作很好、有一个很贤惠的妻子、儿女双全、社会地位很高。当时的英国伦敦就是有这样一套价值标准,所以大家认为,思特里克兰德过的是一种很幸福的生活。可是思特里克兰德感到很痛苦,因为他对幸福有自己独到的理解,他想做自己喜欢的事,想过自己想要的人生。之所以敬佩思特里克兰德的追求理想的那份果敢,是因为他想要的理想和生活和世俗的评价相去甚远、大相径庭,而他要舍弃的是世人趋之若鹜的幸福生活。
而更让我震动的是,思特里克兰德对画作的态度,一幅画只要画出来以后,他就毁掉它、就不爱惜它了。为此我曾百思不得其解,我能理解他追求画画过程当中的状态或者感受,但也没必要把画作给毁了呀?思特里克兰德为什么要这么做呢?史秀雄老师给出了一种解读,他说,“我能不能这么理解:如果他把这些画留着,然后这些画真的火了的话,这反而会成为另外一种跟他以前证券经纪人的那种生活类似的状态,也就是说,他的注意力会被他创造出来的东西的物质价值给转移了,但是他追求的只是那种去表达自己或者说去创作的状态。如果太关注作品本身,他的状态就不那么纯粹了,也许是这样他才去烧那些画,好像是以这种方式在保护他那种很理想的创作状态”。
把自己的艺术创作成果给毁掉,这是思特里克兰德为追求理想而做出的另一个层面的果敢行动。不得不说,这样的果敢,是一般人理解不了,也更做不出来的。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