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分享的这本书已经拍摄成一部纪录片,在读画的过程中更喜欢荧屏的告白,八集BBC年度巨献纪录片《艺术的力量》,每一集详细讲述卡拉瓦乔、贝尼尼、伦勃朗、雅克、透纳、梵高、毕加索以及罗斯科八位艺术家的生平,重现这八位艺术大师的创作历程。八位艺术大师拥有自成一派的创作风格和鲜明的个性,从平时对他们作品认知到创作背景的挖掘,而本片则让我们对于艺术的学习更近,对于艺术开辟以来的孕育和诞生艺术品时都有着扣人心弦的故事。
对于艺术的力量刚刚接触应该是在大二的选修课,由学校文学院特别有艺术素养的副教授所讲授,对于学美学的人来讲这样的课程不会太乏味,记得当时的选修人超过120人,还有临时来蹭课大概是所有选修中每节课都是荧屏的呈现,自然对与别的院系会比较感兴趣,不需要记录笔记,更不需要交流研讨,可以说是自由欣赏课,对于当时资源来源相对没有途径,和一起选修的美术学院的同伴都比较期待,一致在选修结束之后完成了长篇的西方艺术鉴赏的论文,至现在翻阅也是相对有独特观点!
纪录片的呈现更大是一个还原与珍贵印象重现的过程,在主持人西蒙‧沙玛独特而富有个性化的叙事下,这将是一次饱览艺术大师们所创作的最伟大作品的饕餮盛宴。戏剧化的艺术重塑,壮阔华美的摄影画面,八位艺术界巨匠背后鲜为人知的故事被刻画得曲尽其妙,或扼腕叹息或拍手称快,这便是艺术的力量。
《艺术的力量》促使我们踏上一段大开眼界又激动人心的复归之旅,从卡拉瓦乔的《大卫与歌利亚》到毕加索的《格尔尼卡》,全书聚焦于八件非凡的杰作。这些处于困境的英雄,卡拉瓦乔、贝尼尼、伦勃朗、大卫、透纳、凡·高、毕加索以及罗斯科,每一位都以极为自我的方式,在面对危机时怀着坚定的反抗、战斗的激情和对抗一切嘲讽与短视的信念。他们创造的杰作,挑战了习俗,打破了人们的自满,转变了认知,并改变了我们看待这个世界的方式。
通过这些生动的讲述,这些强有力地唤起人们记忆的文字描述,沙马探索了这些艺术家多变的人格及其时代的精神走向。他捕捉到阿姆斯特丹中产阶级那瑰丽的剧院生活,革命年代里巴黎所弥漫的激情与猜疑,以及西班牙内战的屠杀与悲凉。最吸引人的是,《艺术的力量》追溯了八件“令人瞠目”的世界级艺术作品的非凡发展。这些作品诞生于灵光乍现的时刻,它们“告诉我们,外部世界是什么样的,外表下的内在世界是什么样的,那些平淡的知识资源无法让我们知晓这些。同时,它们也在不容置疑且庄严地回答每一个被迫接触艺术的人提出的问题——‘好吧,好吧,可艺术的意义究竟是什么呢?’”
这次直接看了梵高一节,因为对于色彩的生命认知起源于——梵高,印象最为深刻,有时欣赏他的画作正如拜访自我的人生 。记录片由梵高的独白“西奥,我在多数人眼中究竟是什么?”开始。简陋的小屋里,昏黄的光线中,主人公的脸上带着一丝让人捉摸不透的神情。这让我也不禁融入到那样的一种情景中,开始思考着:梵高,你究竟是什么样的存在?
艺术的力量之梵高《麦田鸭群》,一幅极具革命意义开启了现代艺术的巨作,也是梵高卖出的第一幅画。他的这幅绘画中充满了狂暴、激烈与压倒性的情绪,仿佛是一声长远的嘶吼,久久萦绕在观众心头。而他本人也因这幅画被艺评人誉为未来的天才,然而这样的他却在几星期后自杀而亡,为什么?!相信大家都与我有着同样的疑问,然而纪录片却并没有在这里给出我们解答。
时间回溯到梵高学画之前,彼时的他虽然对艺术有着深切的热爱,却始终没有将艺术放在第一位,寻求救赎才是他最为看重的。维多利亚时代的伦敦,煤油灯昏黄,蒸汽轰鸣,行人匆匆,展现着这座城无法掩盖的纷乱与肮脏。有着坚定信仰的梵高坚信自己是穷人的救星,奔走于下层人民之间,当起了一个传教士。而起初他执起画笔也只是因为想要以这种方式传道,也就是说,艺术从一开始在梵高心中就是救赎与慰藉的象征。《吃土豆的人》便是在这一时期诞生,画面色彩厚重阴郁,描绘了贫苦农家晚上在昏黄灯光下吃土豆的景象。他以粗拙的笔触描画了人物满布皱纹的面孔与骨瘦如柴的身体。人物吃着土豆手是粗糙的,因为这双手也是那双曾经费力挖土豆的手,这是那双劳动着的手。然而梵高的这幅饱含着力量的画作却注定与当时流行着的明快轻柔的画风格格不入。
而此后的梵高舍弃了黑暗的北国风格,开始变得明亮多彩起来,游走在了印象派的边缘,而这也促成了他与高更间的相互欣赏。其实他们之间的共同点除了时运不济好像就再也说不出其它,一个是获准在艺术边缘徘徊的阴险股票经纪人,一个是在泥泞中打滚浑身酒气的传教士,而梵高却坚信这样的他们在创作上将经历某种融合,并爆发出惊人的艺术的火花。梵高对于宇宙的顿悟,对于光影变幻融合的领悟,对于美妙的色彩的体味,却都在没有高更陪伴的情况下默然发生。在那个等待高更的充满着愿景的夏季,梵高不停的挥笔作画,而这一切都在高更的到来中结束。起先颇显得兴味盎然的友好竞争逐渐的变了味道,这种竞争并没有像当初设想的那样促成二人艺术的融合,反倒是益发增大了二人之间的差异。而且,这种差异并不仅仅是绘画技巧层面上的,更是两人艺术哲学与信仰层面上的。因而这种差异几乎是不可调和的,梵高在这种矛盾纠结的心态中割下了自己的耳朵,而他与高更,也就不欢而散。
此时的梵高已濒临崩溃的边缘,然而正是由于他的疾病,他更能敏锐的感受这个世界,一株花,一棵草,一阵风都能加深他对于这个世界的理解。那些灰色而又酷热暗涌的作品,正是他于病痛、疯狂、沉沦中挣扎着抗拒着的明证。疯狂可能随时会将他吞噬,可是,谁要管那么多呢?他只是趁着清醒的时刻,挥动着自己的画笔,此刻的他已与自己的作品融为一体。他的画能否被西奥卖掉什么的,早已无关痛痒,不再重要。画中的每一个漩涡,都是他心中的不安与忧虑,每一个细腻而又粗狂的笔触都是他心灵的地图。绕了一圈,我们又回到了《麦田群鸭》,此时再看这幅画,其中的色彩亦如梵高本人一般摇曳着颤抖着,画面处处流露出一种紧张和不详的预兆。而此时他的生活却失去了根基,一直以来支持着他的西奥似乎也动摇了,梵高失去了希望,放下了画笔,举起了枪。他的生命在他登上了艺术巅峰的时刻戛然而止,正如他的画作,粗狂而直接。人生无常,也许无言的死便是无限的活,他的画流传至今,也将继续流传下去,点醒、感化每一个看到他作品的人。每一个艺术家的作品与他们的人生都是紧密相连的,艺术即人生,我想是我看完这部纪录片最大的感受。我并不懂什么高深的艺术,不懂什么专业的技巧手法,愚钝如我只能体味那一幅幅作品背后,艺术家本人或急促或平静的呼吸。
“我在多数人眼中究竟是什么?是虚无缥缈,是离经叛道,还是个讨厌鬼,简言之就是个人渣,就算他们说的都没错,但有朝一日我要透过我的作品让他们瞧瞧,我这个微不足道的无名小卒的心声。这本书的书名本身就是一个值得反思的问题——艺术的力量。 在这之前我已记不得有多少次遇到过类似的问题,比如艺术有何用?我回答可以提高文化素养,其实这个问题本身就非常限制答案,因为只有和功利主义联系起来才能找到对应的答案。艺术可以带来金钱么?假设回答说梵高的一幅画卖出天价,是否算是非常充满现实性的回答呢?可是梵高在世还不是穷困潦倒。
艺术的力量之梵高然而还是这本书的书名,它指向我们去往另一个值得沉思的角度。严格来说这里说的是“力量”,它非同一般意义上的“用处”。一件艺术作品诞生以后,我们看到的不仅是它的外形还有凝聚于此的艺术魅力。这种魅力通常是与审美联系起来的,只有审美主体与审美对象之间产生审美活动才能进一步感受到艺术的力量。说起来这种力量与科学的力量一样影响着人类社会的发展进程。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