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自然科普
复活史前生物之我见

复活史前生物之我见

作者: 心弦上的小缪斯 | 来源:发表于2018-08-21 17:18 被阅读19次

       沧海桑田,侏罗覆灭,冰河洪荒,猛犸绝迹。天灾躲不过,人祸尚可免。

  ——题记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特别是克隆技术的进步,科学家开始把目光放在复生神秘的远古生物之上。其中备受关注的便是猛犸象的复活。

  2011年1月,日本的一个科研团队宣布启动猛犸象复活计划,其内容主要是借助克隆技术,用猛犸象冷冻细胞作为素材再培育出猛犸象。2012年外媒报道,俄罗斯东部雅库特一个永久冻土猛犸象墓地中发现了一副独特的猛犸象残骸,并在象体内发现了保存完好的细胞,克隆这种动物的希望因此大增。2015年4月,通过对出土于俄罗斯不同区域和时代的两个猛犸象标本的研究,一个国际研究团队声称已基本提取了这种已灭绝的厚皮类动物的完整基因组。church博士团队认为,根据亚洲象的dna和设计猛犸象的基因组成来克隆猛犸象的计划能够在2018年开始,这就意味着在本世纪中期我们可能亲眼目睹到猛犸象——这个生活在几千年前的庞然大物。

  从客观上看,复活史前生物,也许并非是不可实现的梦。但是,毫无疑问,科学家们任重而道远。基因研究,克隆技术等在不远的将来都会取得意想不到的成果,而我们如何利用这些成果,依然会是充满争议的话题。就现在而言,复活猛犸象,社会上也有两种呼声,一是希望借此成为“重返侏罗纪”的一个实验性基点,二是担心已灭绝的猛犸象重生会对我们现时的生态系统造成不良影响。

  复活史前生物是可能的,但是不是可行的呢?我想未必。史前生物,更多的是在自然灾害之下,经历生死存亡。达尔文早已向我们阐释过“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物种进化论,在自然选择下,善于改造自身去适合新的生态环境的强者留存下来了,而渡不过劫难的弱者,则只能被淘汰。地球经过了40多亿年的运动和变化,地球上的生物为了适应各种变动,都作出了相应的进化,不同物种间也经过成百上千年的竞争、适应和互利互助,形成了现在相互依赖又互相制约的密切关系,从而构成一个相对平衡的生态系统。然而,一个外来物种引入后,有可能因不能适应新的环境而被排斥在系统之外;也有可能因新的环境中没有相抗衡或制约它的生物,这个引进种可能成为真正的入侵者,打破平衡,改变或破坏当地的生态环境。生态系统的食物链总是井然有序,“大鱼吃小鱼,小鱼吃虾米”,但往往牵一发而动全身。原产于亚马逊河的食人鲳,在我国没有天敌,引进后快速繁殖成灾,导致我国(特别是江淮地区)水域生态平衡遭到破坏。同一时代,不同水域间尚可能发生这样的事,消失了万年的猛犸象,曾是苔原地区的霸主,如若重生,会对地球的生态造成何种影响,令人难以想象。

  在阅读猛犸象复活计划的相关新闻时,怀抱着人类与生俱来的好奇心,我不由得为之惊叹,同时,也难免心生疑惑。我们总是对已逝的事物充满求知欲,譬如历史,譬如灭绝物种。了解过去的确能够让我们更明确现在的位置,哪怕只是纯粹为了满足好奇,解答孩子天真的疑问,也是值得去做的。然而,比起花费大量人力物力去复活一个生活在距今约一万年前,并在最近的一次冰河期中灭绝的猛犸象,我更愿意看到人们如何改善生态环境,解决目前濒危物种的繁衍问题。

  地球自形成以来,经历了5次生物灭绝。造成史前生物灭绝的因素多是气候变化,自然灾害等不可抗力,如6500万年前,希克苏鲁伯陨石撞击事件引发了一系列大规模灾难,结束了恐龙时代。而现今的物种濒危以及消失,则与人类行为息息相关,人为因素引起的生态破坏成为许多生物灭绝的罪魁祸首。据英国《卫报》报道,从2000年到2009年短短的十年间,从中华白鳍豚到圣赫勒拿岛红杉,因为过度捕猎和开采、栖息地丧失、气候变化、污染以及人类活动,这些大自然的精灵们,一些已在野生环境中消失,或者被宣告彻底灭绝。

  生物的濒危很大程度上是由于人们的无节制消费。“鹿以茸死,獐以麝亡”。没有买卖就没有杀戮。几年前归真堂的“活熊取胆”可谓是惨绝人寰,黑熊的生存令人堪忧。亚洲动物基金中国区对外事务总监张小海曾表示,以归真堂的一款产品为例,仅仅3g熊胆粉被包装在50厘米见方的盒子里,包装得很豪华,售价也高达400多元,“大部分的熊胆消费都是礼品消费,而不是药品消费。而这些礼品消费都是建立在黑熊的痛苦之上的。”又比如鱼翅,从现代营养学的角度看,鱼翅(即鲨鱼鳍中的软骨)并不含有任何人体容易缺乏或高价值的营养,而消费者“为了显示个人的品位或身份”、认为“高档次的鱼翅能给个人的事业或健康带来帮助”,而对鱼翅情有独钟。渔民在捕捞上一条鲨鱼后不论大小,都会在甲板上用电锯活生生地把鲨鱼的背鳍、两个胸鳍和一部分尾鳍割掉,然后将全身血流不止的鲨鱼扔回海中。这些鲨鱼身体被直接抛回海洋,沉入深海中,它们无法游动、无法觅食,它们疼痛、饥饿、血流不止,最后在深海死去。

  “天灾躲不过,人祸尚可免”。人类是当今地球上最为强大和智慧的高等生物。我们主宰着其他生物的命运,可以在最短时间内毁灭一个种群,也能心怀感恩和慈善地与大自然和谐相处。人类站在食物链的最顶端,生物物种的减少,对人类的永续发展必定会有影响。我们要从长远着想,善待生态环境,保护濒危物种,维护生态系统的平衡,以实现人与自然的可持续性发展。

  说到保护濒危物种,它与先前提到的复活史前生物并非对立相峙。复活史前生物或许是前无古人的伟大设想,人类智慧不断发展,总要有人打破常理,勇于挑战,世界才会更加多彩,文明才会进步。而人类无节制的破坏和索取,已使地球伤痕累累。保护濒危物种,改善生态环境,建设生态文明是人类对其自私行为的一种弥补,也是人类对地球未来的一份救赎。可以说,这两种行动都对人类以及地球的未来有着重大意义,只是相比之下,后者所具有的的现实意义更大。

  科学家们从当代克隆技术中获取复活猛犸象的灵感和技术支持,那么利用克隆技术来帮助和保护濒危物种的繁衍,同样可行。如今克隆技术不断进步,出现了许多让人欣喜的成果,如克隆羊、克隆猪、克隆牛等等,尽管这些克隆生物可能存在不足,但我们可以致力于完善克隆技术,借此来保护濒危物种的繁衍。

  面对当前亟待解决的物种濒危问题,正如《老梁观世界之该不该重返侏罗纪》中主持人的一言:与其复活那些已经灭绝的生物,不如我们集中好精力,保护好现在濒临灭绝的这些生物,这也许是人类对这个世界应该肩负起来的最大的责任。

  有花堪折直须折,莫待无花空折枝。人类应该把更多的心思和精力投注于当下,许我们的子孙后代一个万物欣欣向荣的未来。

相关文章

  • 复活史前生物之我见

    沧海桑田,侏罗覆灭,冰河洪荒,猛犸绝迹。天灾躲不过,人祸尚可免。 ——题记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特别是克...

  • 史前生物

    画了一早上的史前生物,哈哈哈

  • 致敬托尔金——(四)混血家族

    写下这个题目时,我感觉很久很久的一个想法复活了。我一直相信史前有个人“神”共居的时期,有高等生物参与了我们祖先的进...

  • 《人类存在的意义》艺术以谎言的形式向人们展现真实。

    “没有史前史就没有历史,没有生物就没有史前史。--爱德华·威尔逊” 以史为鉴可以知古今,更大的作用是预测未来,而史...

  • 《失控》生物逻辑之我见

    生物逻辑,用足够多的熵值带来足够多的可能性,再利用生物的多样性或者社会的复杂性来保证稳定性,以此来进行生物进化。 ...

  • 史前生物—吸血水蛭

    水蛭,俗名蚂蟥。有些年纪的人都知道稻田里的蚂蝗会悄无人声息的吸人血,可知道蚂蝗是中药里的一味动物药的人却不多。 ~...

  • 听《提高物理教学有效性之我见》的启发

    今晚听了王永清老师的讲座,“提高物理教学有效性之我见”,我也在深深的反思我的生物课堂教学。 生物学是自然科学的...

  • 《第三种黑猩猩》:语言实现了人类的第一次大飞跃

    “没有史前史就没有历史,没有生物史就没有史前史。”借用霍华德·威尔逊的这句话,来形容对于贾雷德·戴蒙德《第三种黑猩...

  • 远古恐怖生物(胆小勿入)

    谈起远古生物,人们第一时间想到那些曾经的霸主――恐龙,但下面这些远古恐怖生物你知道吗? NO1.史前巨鱼,轻易撕裂...

  • 2022-04-29

    公元20xx年,世界格局正发生着巨大改变,冰川消融,水平面上升,陆地被淹没,史前水底巨大生物被发现。永冻土里的生物...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复活史前生物之我见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ocvji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