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约没有比鲤鱼在过年的时候更讨喜的鱼了。鲤鱼寓意着金榜题名、吉祥富足、美好祥和、吉祥机遇,象征着幸福、富贵。
在中国传统的春节中,有着吉祥象征的糖醋鲤鱼,一直是一道不可或缺的美食。江门人也喜欢鲤鱼,过年就会备支竹焖鲤鱼这道菜,用来祭祀祖先的食品,会喜欢用有鲤鱼形状的年糕或鲤鱼形状的炒米饼。这种饼非常硬,吃的时候很费水。不过,江门人喜爱鲤鱼,不单纯体现在食物上。
新会有用鲤鱼做原型的鱼灯。每年的新会鱼灯一出,万人空巷。设计兔子生肖票的著名画家黄永玉就说:“我一辈子见过很多灯,但新会的鱼灯是最漂亮的。”
台山汶村的朋友,过年会做纸制鲤鱼,说过年可以就靠它去“逗利是”。这种鲤鱼的功能和外海朋友们小时候拿着去讨红包用的外海的“生恭鲤鱼”是一样的。
“生恭鲤鱼”是什么意思呢?“生恭”大概是本处乡音的谐音,就是“活蹦乱跳”的意思,寓意一年生生猛猛。
外海生恭鲤鱼形似鲤鱼,圆正均匀肚子大,肥胖可爱,鱼身是用金粉描绘的,拿着走动是可以摇曳摆动,像活的一样。
外海生恭鲤鱼是用竹片和红纸按照鲤鱼的形态扎制而成的一种工艺品。鲤鱼象征丰收、吉祥;“鱼”与“余”谐音,寓意年年有余。
取材要用上好的新鲜竹枝,以手工削成竹篾。鲤鱼的可动性直接依赖竹篾的弹性程度,实际上取决于竹篾的削制功夫。
首先以厚5厘米、长7厘米的竹枝作为鲤鱼支柱,上部分承托鱼身,余下为手持部分,躯干骨架、鱼头、鱼尾每一部位交接处用韧性较强的麻纸捆扎。
生恭鲤鱼制作的过程中较难掌握的是鱼身、鱼肚的捆扎,要求扎得令鱼肚下沉,框架捆扎要异常结实,这要制作者通过不停的练习,才能熟练掌握了。
做好了鱼身鱼肚,就要把红纸剪成的鱼鳍、鱼腮、鱼肚、鱼尾等,用浆糊涂贴在架子上,贴到鱼肚部分,就要手提着红纸一点一点地贴,再到鱼鳍、鱼尾,最后贴上鱼腮、鱼嘴。
金粉用“火水”(煤油)兑好,用笔点蘸液状金粉,在红纸上画出鱼鳞、鱼头、鱼尾等花纹,最后画鱼眼和鱼须,稍微修剪一下,等浆糊和金粉自然干透后,生恭鲤鱼才算完成了。
一件好的生恭鲤鱼工艺品,最妙的地方在于手拿着鲤鱼可以摇曳摆动,活灵活现。外海的生恭鲤鱼制作现在已经是非遗的技艺了。
在春节期间,从大年初一到初六的早晨,外海当地人,尤其是少年儿童就会手持生恭鲤鱼走家串户,向主人拜年、祝福,并得到新年红包,是为外海街道本土的特色民间风俗之一。
大熊说,当年新年拿着鲤鱼,还要大声向主人家说:“生恭鲤鱼!表姆!”于是,主人家便会给上一封利是,皆大欢喜!
很喜欢这个渐渐消失的年俗呀,也喜欢这个做生恭鲤鱼的过程呀。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