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世纪的欧洲文学》
1.共性的东西往往是没有用的。比如,麻雀是鸟,鹰也是鸟,那什么是鸟性呢?说到狐狸,在中国,狐狸是妖,是色,是邪,是害人的。在西方,人们以聪明的狐狸讽刺昏庸的统治。在东方,没有一条狐狸像西方那样被作为智者的象征,这是东西方的不同。
2.中世纪的欧洲没有文化,到处都是战争、瘟疫和饥荒,平民受贵族压迫,上下两个层面的文化都荒芜。是但丁,敲响了中世纪的丧钟!但丁的《神曲》是欧洲空前的巨型文学著作,涵盖甚大,包括哲学、神学、军事、伦理。 以现代的观点看,《神曲》是立体的《离骚》,《离骚》是平面的《神曲》。《神曲》是一场噩梦,是架空的,是但丁的伟大的徒劳。他写爱恋,爱在心里,也死在心里,喻示着每个人都经历过一段无望的爱情。画家乔托和但丁是好友,两人都是文艺复兴的桥梁。
3.诗不能太长,因为需要灵感。灵感是一刹那一刹那的,二十四小时源源不断的灵感是不存在的。
4.串联起现代文学的是哲学。
5.是什么限制了智慧的产生?宗教的偏见、道德的教条、感情的羁绊、知识的局限。以但丁为例,他那么高的才华,那么好的心肠,但头脑是宗教的,他把很多伟大的诗人放到地狱里,古代的智慧很可怜。所以,哈代说:“多记印象,少说主见。”
《中世纪的中国文学》
6.中国的中世纪是从齐到明,前后也是一千年左右。中国的中世纪正好是文学大放光芒的时期,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是中国文学最好的时期。能体会到中国诗的好,只有中国人。
7.唐诗分两个时期,前期是变化古体诗为现代诗,古诗格律不森严,《诗经》、《楚辞》、《古诗十九首》都较自由。从宋、齐、梁、陈开始,诗格律化了,开始讲求诗在字面上的美丽。白云抱幽石,绿筱媚清莲。到唐朝盛极。中国诗的演变,脉络清晰,既是连贯呼应的,又是段落分明的。唐诗、宋词,有一种精神上的亲戚关系。
8.历史就是命运,于个人、于国家都一样。安史之乱起,繁华唐朝的浪漫主义全盛期就过去了,完成了,李白可以退休了。所以,上天很会选角儿。杜甫的本性是忧郁的、悲观沉郁的,正适合写忧伤和离乱。诗人大多喜欢李白的潇洒、浪漫,但如果抽掉杜甫的诗,整个《全唐诗》会塌掉一半的样子。
9.人类的伟大、高贵,完全在于精神生活,在于少数的精神贵族,亦即天才和天才的朋友(天才的欣赏者)。比如,哈姆雷特是天才,霍拉旭是天才的朋友,谁也少不了谁。可以这样说,艺术家是通过朋友的手把礼物赠给世界的。
10.绝句、律句,自齐到唐,到全盛期,渐渐太过成熟而烂,很像生物,会生长、发展、衰落、残败。这就是文化形态学。文化是个大生命,作者个人生命附着于这大生命。有时候,时代还没开花,他先开花了。词,就是这样的诞生。
11.艺术没有第一名,词也没有第一名。李煜并不是那个时代写得最好的,他是他自己的最好,风格性强。他的词直抒胸怀,发乎至性,内在的醇粹,如花似玉,不必提炼造作,整体感强,适合入画,形式处理有其天然的精美。
《中世纪的波斯文学》
12.世界是通俗的,呆木的。艺术家打动这个世界,光凭艺术不够,得有韵闻、轶事、半真半假的浪漫传说。说到底,艺术、宗教、历史、哲学,能够长流广传,都不是因为它们本身,而是本身之外的东西。
13.悲剧精神,是西方文化的重心,悲观主义,是东方文化的重心;悲剧精神是阳刚的、男性的,悲观主义是阴柔的、回避现实的;东方人歌颂酒,是回避、厌世,离不开生活层面,从未上升到悲剧精神。
14.悲观、怀疑、颓废,始源是在东方,是中国、印度、波斯的智者、诗人,形成悲观怀疑的大气氛。西方的悲剧是进取的、行动的,如《唐璜》、《曼弗雷德》、《该隐》、《哈姆雷特》、《浮士德》、《堂吉诃德》,十足男性。
15.东方的悲观主义却流于消沉、颓废、阴柔、讳忌、回避。同样写饮酒,东方是借酒而忘忧、消愁,西方的酒神却是创造极乐、狂欢。所以,东方没有狂欢节。说到底,悲观是一种远见。鼠目寸光的人,不可能悲观。
16.悲剧,简单地讲,是人与命运的抗争。鲁迅说:“悲剧,是把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你看!”说对一部分。马克思说人类有阶级和阶级斗争。我认为人类只有知与无知的斗争。一切智慧都是从悲从疑而来,我不知道此外还有何种来源可以产生智慧。
17.伟大的诗人,悲剧精神和悲观主义是混在一起的。阳刚和阴柔是一体的,无所谓东方、西方,就像一个圆球,光亮,阴影,在一起。所有伟大的诗人,都这样。
《中世纪的阿拉伯文学》
18.中世纪的阿拉伯很伟大。阿拉伯文学在伊斯兰教还未兴起时,是个繁盛时期。诗是全体民众的心声,是情感、见解的表达,是代言。他们说,比剑还快的,是诗,它可以飞越沙漠。阿拉伯世界对诗人都很优待。
19.人比动物弱。人要信仰。信仰是种怪癖。人脚站起来之后,思想也要站起来。
20.人从悲剧中落落大方地走出来,就是艺术家。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