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笔记之---《 西方文学发展轮廓 》之 中篇
二.中世纪文学

1.教会文学
笼罩在十字架阴影系的教诲文学是中世纪文学的“ 主旋律”。 诗歌成为赞美诗和祈祷词,散文成为圣徒传和忏悔录,戏剧演绎的是圣经故事和圣徒事迹,殉教、献身、节欲、赎罪和对天国的追求成为无一例外的主题。

2.非教会文学
流传在民间的英雄史诗直接继承了荷马传统,一如既往地歌颂着人们心目中的民族英雄,把他们视为宗教而外的人间上帝。

以描写骑士阶层世俗生活为内容的骑士文学,吟咏着骑士对贵妇人的充满了罗曼蒂克的典雅诗
3.《神曲》
意大利诗人但丁是“中世纪的最后一位诗人,同时又是新时代的最初一位诗人”。

他呕心沥血十四年写成的长篇叙事诗《神曲》,采用中古梦幻文学的形式,描述了诗人游历地狱、炼狱、天堂三界的探索历程,象征着人类摆脱迷惘、获得光明、达到至善境界的追求和探索。篇,肯定着对现世幸福生活的追求。

直接来自民间的市民文学在揭露统治者的暴虐、愚昧和虚伪方面具有强烈的现实性。
三.文艺复兴时期文学 (14–—16世纪)
“文艺复兴 ”运动中应运而生的人文主义文学,所表现的是突破宗教神学压抑的“ 人 ”的觉醒,主要文学成就是小说和莎士比亚的戏剧。

1.小说
在人文主义文学大师的笔下,“ 人” 和“ 神 ” 都得到了充分表现。
意大利作家薄伽丘小说《十日谈》,技术了为躲避瘟疫逃到郊外的几个男女青年,十天里轮流讲述的100个揭露“ 神” 歌颂 “人”的故事。 法国作家拉伯雷的《巨人传》则把“人”塑造成形体奇伟、食量过人、贪杯好酒、爱好享乐、力大无比、智力超凡的比神更伟大更完美的顶天立地的巨人。

西班牙作家塞万提斯的长篇小说《堂吉柯德》,塑造了堂吉柯德这样一个既有喜剧色彩又有悲剧因素的典型人物。 他的可笑,在于他模仿骑士行侠这种捡拾历史垃圾行为的荒唐性,他的可悲,又在于他作为一个理想主义者的崇高精神。堂吉柯德性格的这种矛盾,正是当时的人文主义理性与不如人意的现实之间的矛盾体现。
2.莎士比亚的戏剧

几乎与堂吉柯德同时诞生的哈姆雷特,将伟大的英国剧作家莎士比亚推到了他文学事业的最高峰。哈姆雷特这一形象是莎士比亚对“人”的最深刻的思考。哈姆雷特痛苦思考的命题—存在还是毁灭,这是一个值得考虑的问题,给早期人文主义者的欢快乐观,投下一片忧郁的阴影。

这即表现出资产阶级理想追求和现实发展的巨大反差,也表现出莎士比亚融希腊精神和基督精神为一体而将人的觉醒提高到新阶段的伟大贡献。
四.古典主义文学和启蒙主义文学 ( 17—-18 世纪 )
1.古典主义

17世纪的欧洲文学是古典主义的辉煌时期。 古典主义是以古希腊、罗马文学为典范、倡导理性并严格要求按一定的形式规范和取材范围进行创作的基本原则。

古典主义主要表现在戏剧中。悲剧描写上流社会理性的崇高,喜剧描写民间的丑恶和荒唐,这一传统就直接来源于古希腊、罗马。

高乃依的( 熙德 )和拉辛的《安德罗马克》,两部古典主义悲剧所表现的都是理性与情感、责任与私刑之间的尖锐冲突,而最终都是以理性的胜利而告终,因而它们成为古典主义悲剧最典型的代表作。

法国杰出的古典主义戏剧作家莫里哀的《伪君子》诗古典主义“ 性格喜剧 ”的典范之作。它成功地塑造了答尔丢夫这个宗教骗子的艺术形象,矛头直指教会的伪善本质。在艺术上,它结构精巧完整,情节紧凑集中,严格遵守了古典主义的“ 三一律 ”模式。
2. 启蒙主义文学

伴随着18世纪资产阶级革命到来的启蒙主义文学,是对资产阶级的自由、平等、博爱的美妙理想的理性启蒙。
最能代表启蒙思想的诗德国作家歌德的长篇诗剧《浮士德》表现了资产阶级在创建理想王国的过程中,憧憬、追起、成功、幻灭,然后在憧憬,在追求,永无止境地去寻找生命的最高限值和全部奥秘的理性精神。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