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国画很难吗?一招套路轻松看懂中国画

国画很难吗?一招套路轻松看懂中国画

作者: Ludi_Fly | 来源:发表于2017-09-03 06:28 被阅读1981次

第一:如何欣赏中国画?

华夏文明源远流长,从审美上就与西方文明截然不同,从书法 绘画等艺术作品都可看出,中国人看懂中国画似乎理所应当。

但在现代生活,确实有部分人能体会到国画的韵味,但更多的人,则是以西方式的审美“画的像不像”来欣赏艺术,不免会被人扣上“肤浅”的大帽子。

但我们只是普通人啊,既不是艺术大师,也不是国画专家,要怎么欣赏玄乎其玄的中国画。问专家?他们或许会对你说“体会意境”,体会个鬼啊!

什么气韵 意境 诗意,这种不明确的标准对我们外行来说,就是一座高不可攀的门槛。那事实真的如此吗,我们只能屈服于所谓艺术吗?

在美术馆里看着国画,嘴上不停称好,手上不停拍照,而脑子里呢,什么也没有。

——当然不可能这样!

这篇文章,正是想从历史作为切入点,帮助你先人一步看懂国画。当然这种方法仅限于古代名画。

世界上所有的艺术作品欣赏都有一相同的方法——结合历史 结合时代来欣赏

不同的时代下自然有不同的欣赏套路。我将中国上下两千年的国画分割为了五个阶段——

先秦时代 汉晋时代                              南北唐 五代宋元 明清

这样一来,我们看画的思路就清晰多了,第一就是要先判断作画时代,然后用我接下来所讲的不同时期各种套路来赏析就行了。

对于我们普通人,“历史”这一角度或许就是个全新的欣赏角度。

第二:先秦时代——书画同源

关键词:字

华夏文明最早的绘画和西方也是如此的雷同,都是由文字变化而来的,起到的也是简单的文字作用,也就是我们常说的象形文字,甲骨文。

夏商西周时期,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人类要表达的情绪越来越复杂,靠文字已经难以说明了,文字和绘画就分开了。和文字分开后的绘画,主要的作用是装饰,画在当时的器皿上,题材多是动物。

到了东周,农耕文明大发展,人物成了绘画的主要题材。在战国的青铜器上,能看到武士骑马挥刀大战野兽的图像。绘画的目的主要是记录简单的真实生活。

先秦的中国画,我们可以用返璞归真的态度去欣赏,理解画面中文字般记录的原始风貌。

第三:汉晋时代——写实求真

关键词:像

从汉代到魏晋时期,中国绘画也彻底走向了一条不同于西方的道路。

随着技术的进步,毛笔成为了中国画的主要工具。这一改变直接导致了绘画不再注重色彩,而是注重线条,正是照应了毛笔的特性,柔软笔法能表现出的丰富变化的线条。

这一时期的绘画也在很多方面延续了先秦时代的风格,比如书画合一,因为毛笔是书法和画画的共同工具,两大艺术便不断互相影响融合。

其次就是反映生活的写实主义,毛笔的作用让作画技法更加成熟,画面自然也就更写实了。所以这一时期的欣赏要点就在于,看“像不像”,用写实求真的眼光去了解当时的历史风貌。

第四:南北唐——山水宫廷

关键词:秀

从南北朝到唐代,中国画最大的发展,无疑就是——山水画的确立。由此以后,山水画就成了中国画最重要的绘画主题。

为什么我要用“秀”这个字,因为在这一时期画家的主体就是宫廷画师,他们不仅要画皇宫中的装饰画,还要参与建筑和用品的设计。

画画的作用就很明显了,主要就是装饰。皇帝官臣们也希望足不出户即可游千里,于是宫廷画师们就画出了山水画,供权势们丰富生活,这就是山水画的诞生。

我们在欣赏这时期的画时可以用装饰画的角度去了解古代的皇权将相们的奢靡生活。

第五:五代宋元——格物自然

关键词:细

什么是格物致知,那是宋代朱熹提出的理学思想,为就是要充分地观察和感受万事万物,受这一思想的影响,宋代的中国山水画更是登峰造极,对山与水,草与木,观察细致入微。

再加上五代十国时期,人们发明了“皴”这种画法,简单来说就是用干墨的涂抹表现出树皮,石头粗糙的质感。又可以算是山水画在技法上的重大突破。

最后到了元朝,蒙古族统治中原,汉人文人倍受排挤,文人雅士们寒窗苦读只为仕途光明,如今被都被断送了。

画家们处于政治失望,便都隐居山林,更加促进了山水画的发展,他们渴望更加自然随意的表达。这种精神发展到极致,让元代绘画呈现出一种不食人间烟火的意境。

三个不同的时期,都有着同样的作画风格——格物自然,也就是细致的观察和山水画的超然精神,这是我们应该重点欣赏的。

第六:明清时期——市井生活

关键词:商

我们可以从两个方面去理解“商”这个字。

一是绘画的商业化。随着明清时期商品经济的高速发展,私营业很快就超越了官营,绘画也是一样,发达的商业让城市变得繁荣、富裕,致富的商人开始购买画作,使得这个时期的画家生活更加自由和独立,他们不再依附于皇家,能够作为文人兼职作画。

第二,经济上的自由,使得画家开始投入到热闹的市井生活,民间生活和市井人物成为了绘画的常见主题。

欣赏明清绘画,其实也就是洞察历史生活。

第七:一条脉络理清五大时期

五大时期的中国画看似相互独立,互不相干。但实际上却又千丝万缕的联系,所有的历史都不可能遗世独立的,而是在发展的大浪潮中存在共同的规律。

我就用一条线索来窜连起2000年的历史,让你秒懂国画错终复杂的发展历程。

先秦汉晋——实用性绘画

      ↓

南北唐——为帝王将相记录

      ↓

五代宋元——文人思想

      ↓

明清——日常生活和情感

如果再精炼成一句口诀的话

就是“字像秀细商”,这就是我对国画历史宏观的概要。

如此规律放到现代国画也一样适用,继承了明清对人性精神情感的表达,正是现代国画的韵味所在。

第八:实战演练

读完写篇文章,知行合一才是真理。我放了几福喜闻乐见的中国画,供你用两步法——“第一分析时代,第二结合套路”来进行赏析。

最基本的要点和方向我在上文已经解析一遍了。想通了这些,下次再去美术馆,你就胜过那些只会拍照发朋友圈的游客一个境界了,假如还能由点到面地品析几句,周围的人肯定会对你另眼相看。

清明上河图(局部) 富春山居图(局部) 洛神赋图(局部)

第九:结语

永远不要静态地去看一幅画,能从山水到人文精神,这就是由点到面,去理解画面的流动感。

以历史的眼光去看待一切艺术作品

这就是我对于欣赏艺术不变应万变的万能套路。

end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国画很难吗?一招套路轻松看懂中国画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odedj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