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格能否决定命运?
学习人格心理学是为了多一些认识自己和了解他人。人们常说“性格决定命运”,性格到底能否决定命运?作者从两方面做出了分析:第一,人格怎样保持稳定性;第二,人格预测行为的概率是多少。
我们先来了解人格的稳定性
曾有研究人员对152个人格样本进行了追踪分析。具体包括同一个人在不同年龄,进行同一份人格测验,时间上从一年到五十几年的跟踪,得到了人格在不同年龄段跨时间的相关系数。结果发现,人格在我们的生命全程中是相对稳定的。
一般来说,相比精神疾病患者和暴力罪犯,普通人的人格更稳定。重点是对于每一个个体,我们也需要保有一种自己人格是稳定连续的感觉。也就是说,我们需要知道,即便长大成人或者经历了生命中的诸多改变,我们始终是同一个人。
如果发生了什么事情破坏了这种连续感,让人们对自我的感受断裂了,就很可能带来伤害性的后果。比如经历突如其来的灾难或严重的创伤,这类事件将打破自我连续感,导致人们对于生命、世界和自己的看法以及行为模式发生改变,也容易发生人格上的变化。
人生遭遇的一些不好的突然变化可能不那么健康,但平缓地变化或者因为一些生活事件而发生改变则很常见。因此,在强调人格稳定性的同时不应排斥变化性。比如结婚生子、成为父母或失去工作,这些生活中的重大变化很可能改变人格中的某些方面,它可能让一个人更有责任心或情绪更不稳定。
这也给了我们重要的提示。一方面,当生活发生变化,我们的人格也会或多或少地有所改变;另一方面,我们完全可以通过创设自己的生活经历,而在某种程度上改变自己的人格(前提是自己想要改变)。比如,我原本没有早起习惯,是典型的早起困难户。后来加入三七早起营,和一群早起的书友相互督促,现在已经养成了早起习惯。这也可以理解为我人格上小小的改变。
当然,如果觉得自己完成起来太困难,也可以通过外力帮助或调整行为和情绪反应来改变人格,这也是心理咨询与治疗的核心,它能促成人格发生变化,但一般要进行6~8次以上才会发生。
因此不要期待接受一次心理咨询就能解决问题,它需要投入时间和我们对改变的坚持。但好消息是,一旦发生了改变,也是持久的,并可以在咨询结束后保持下去。当然,心理咨询的目的也不太可能将一个人彻底变成另一个人,在适当调整人们的认知与行为方式之外,更重要的是让我们深刻地理解自己的人格以及它与我们的思维、情感、行动之间的关系。然后利用这些信息做出更加明智的生活选择。
接下来第二个问题:人格预测行为的概率是多少
一般来说,既然具有某些人格特质的人拥有稳定的行为模式,人们就会期待这些行为模式是跨越各种情境并保持一致的。
好比我们认为一个靠谱的人,可能各方面都靠谱。但事实好像并非如此:当从一个情境转换到另一个情境中时,人们的行为经常发生变化。比如强哥面对爱人可能温柔如水,面对下属则可能疾言厉色。这两个方面其实都是真实的强哥,只是在面对不同场景的表现不一样而已。
“棉花糖实验”的研究者,心理学家沃尔特·米歇尔通过研究发现,人格特质只能解释不到10%的行为变化,这显然低于预期,也意味着人格对于行为的预测力其实很有限。
也就是说,即便知道了一个人的人格,我们也无法对他在所有时间的行为进行预测。
也因为人格行为预测,带出了一个与人格心理学关系紧密的心理学分支:社会心理学。它主要关心的是那些强有力的情境力量,因为情境力量会削弱人格的作用,在相同情境的影响下带来较为一致的行为。
如果将两个分支学科关注的视角结合起来,就符合了著名心理学家库尔特·勒温所说:“一个人的行为是人格与所处情境的函数。”也就是说,人身上既有稳定、连续、不变的方面,又在持续不断地对外界输入的刺激经验做出响应。最终的行为不仅取决于我们的人格,也取决于我们当时所处的情境、面对的对象以及所在群体的规范。
于是,有着相似人格的两个人可能在不同情境或文化下表现得非常不同。还有就是,两个不同人格的人也可能在同一情境下表现得十分类似。
总之,人既不是在风雨击打下飘摇不定的船,也不是在海浪翻涌中纹丝不动的水泥码头。理解外在环境力量与内在人格力量的相互影响,是理解人性的一个重要基础,所以我们不要忽略情境的作用。
那么,性格决定命运吗?简单来看似乎可以。
但作者希望我们看到人格的重要性,同时不要过度放大单一人格因素的作用。重点牢记人是个体与环境复杂交互作用的产物,看到人格的重要性以及人格形成的各种因素,然后更好地培养健康人格。
《我们何以不同:人格心理学40讲》
——读书笔记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