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曼解读杨炯《从军行》

作者: 流星雨儿下 | 来源:发表于2017-06-28 20:31 被阅读895次

    今天跟大家分享杨炯的五言律诗《从军行》:

    烽火照西京,心中自不平。

    牙璋辞凤阙,铁骑绕龙城。

    雪暗凋旗画,风多杂鼓声。

    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

    《从军行》本来是乐府旧题,写军旅生活,但是杨炯这首诗,却不是乐府的古体诗,而是一首标准的五言律诗。咱们之前说过,律诗又叫做沈宋体,到武则天时期,才基本定型。而杨炯是唐高宗时代的人,早于武则天时代,却已经能够写出这样成熟的五言律诗,真是非常了不起。但是呢,这首诗最了不起的地方,还不在于格律严整,而在于内容的壮阔。杨炯是所谓“初唐四杰”之一,初唐四杰是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这四个人。这四个人诗风不同,但是都反对浮华艳丽的宫体诗,也反对上官婉儿的爷爷宰相上官仪所倡导的典雅空洞的上官体,主张刚健古气。他们通过自己的创作,把诗歌从宫廷转到了市井,从台阁转向了边塞,给唐诗奠定了一个雄浑阔达的基调。杨炯的这首《从军行》,正是这种雄浑之气的典型代表。那他怎么写呢?先看首联:

    烽火照西京,心中自不平。

    这一联诗啊,起得就头角峥嵘。峥嵘在哪儿呢?在“烽火”和“西京”的奇妙组合。众所周知,“烽火”就是古代边防告急的烟火呀。那“西京”呢,“西京”是唐朝的首都啊。唐朝有东西两个都城,东京在洛阳,西京在长安。长安作为西京,本来应该是帝国中最安全的地方,但是呢,现在却被战争的烽火照亮。这是何等紧急的军情啊!“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说法,虽然出现得比较晚,但是忧国忧民的情怀却一直激荡在中国人的心中啊。首都告急,壮士的内心岂能平静!这就是“烽火照西京,心中自不平”,内心不平,又能怎样呢?看颔联:

    牙璋辞凤阙,铁骑绕龙城。

    荀子讲了,“坐而言,不如起而行”啊!既然内心不平,就要投军报国。那投军报国这件事儿,应该怎么表现呢?你看诗人没有写“昨夜见军帖,可汗大点兵”;也没有写“车辚辚马萧萧,行人弓箭各在腰”。所有这些战争之前的准备一律略过,直接就给出了一个最经典的出征场景,“牙璋辞凤阙,铁骑绕龙城”。这一联写得真有气象,“牙璋”对“铁骑”,“凤阙”对“龙城”,“辞”对“绕”,对仗得非常工整。其实不光是这两句诗之间彼此对仗,在一句诗之间,“牙璋”和“凤阙”,“铁骑”和“龙城”,也是一一对应的呀。什么是“牙璋”啊?所谓“牙璋”是古代发兵的兵符,皇帝一半,将军一半,调兵遣将的时候两半“牙璋”能够咬合在一起,才能生效。那既然“牙璋”是将军的信物,当然可以代指将军。而“凤阙”呢?是汉朝的宫阙,当然可以代指皇帝,代指京城。咱们之前讲王维的诗,不就有“云里帝城双凤阙”嘛。那这样一来,所谓“牙璋辞凤阙”是什么意思啊?那就是将军提兵,辞别皇帝,奔赴疆场。这个意思其实并不复杂,但是呢,以“牙璋”对“凤阙”,多高贵多典雅啊,一下子就把官军出师的意象,渲染得非常庄严。那“铁骑绕龙城”呢,所谓“龙城”是古代匈奴的祭天之所。当年汉武帝的时候,卫青出击匈奴,直捣龙城,所以历来用都用“龙城”,来指少数民族的牙帐。沈佺期不也是写过“谁能将旗鼓,一为取龙城”嘛。那这样一来,所谓“铁骑绕龙城”,也就是说,官军已经把敌人包围的水泄不通,一个“绕”字,尽显合围之势。那如果说“牙璋”对“凤阙”是庄严,那么“铁骑绕龙城”就是威猛啊!颔联已经从开拔写到了合围,非常紧凑,那颈联呢?颈联该写打仗了吧,怎么写呀?

    雪暗凋旗画,风多杂鼓声。

    这两句诗写得非常漂亮,在哪儿呢?你看他是在写打仗,但是并没有写白刃鲜血,正面搏斗,而是宕开一笔,用战场的景致来表现战斗。什么景致呢?军旗和战鼓,两种最有代表性的战场象征。“旗”是给人看的呀,所以上一句“雪暗凋旗画”,是视觉效果,大雪纷飞,遮天蔽日,让军旗上的彩画都为之黯然失色。而“鼓”呢,“鼓”是给人听的啊,所以后一句“风多杂鼓声”,是听觉效果,本身北风呼啸,风声满耳,中间还夹杂着咚咚的战鼓之声。咱们都知道中国古代的规矩是,击鼓进兵鸣金收兵,所以才会有一鼓作气这样的成语嘛。那既然风声中夹杂着鼓声,说明什么呀?说明士兵正在冒着风雪进攻啊!大雪之中,旗帜就算暗淡,仍然是方向;大风之中,鼓声就算微弱,仍然是动力。环境的恶劣,不正凸显出战士们壮怀激烈,舍生忘死的豪情嘛!“雪暗凋旗画,风多杂鼓声”,根本没写正面战斗,但是战斗的画面却已经跃然纸上,这就是本事!那正是被这种舍生忘死的英雄精神感染,尾联自然而然的也就出来了。

    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

    这一联对得也好!本来律诗的尾联是可对可不对的,但是杨炯选择了一对到底。用“百夫长”对“一书生”,对得真是工整巧妙。什么是“百夫长”啊?“百夫长”就是管一百个人的嘛,就是下级军官啊,这不是人们通常会羡慕的职位。但是呢,大敌当前诗人宁可以小军官的身份,战死沙场,也不愿终老书斋。书生报国,投笔从戎,这正是盛唐之音啊!你看祖咏讲“少小虽非投笔吏,论功还欲请长缨”;杨炯讲“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唐朝大量的边塞诗,还有边塞诗中充满的这种豪气干云之志,拳拳报国之心,本来就是盛唐之所以成为盛唐的重要理由啊!让人千载之下,仍然会心生感慨。这样的尾联,收得雄壮豪迈,充满英雄主义精神。虽然浅近,但是并不浅陋,使整首诗神完气足,气壮山河。明朝人陆时雍写《诗境总论》的时候评价“唐初四杰”,他是这么说的,“王勃高华,杨炯雄厚,照邻清藻,宾王坦易”,就以这首而言,杨炯确实当得起“雄厚”这两个字。再读一遍:

    烽火照西京,心中自不平。

    牙璋辞凤阙,铁骑绕龙城。

    雪暗凋旗画,风多杂鼓声。

    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

    杨炯这首诗,其实背后是有着真实的历史背景的。唐高宗后期吐蕃和突厥侵扰甘肃一带,那离唐都长安就很近了。所以唐朝派礼部尚书裴行俭出征,杨炯作为一个文人,虽然没能亲临战场,但是也跃跃欲试,这才有了这首《从军行》。所以说,诗文和历史本来就相互交织,难以分开。我之前曾经和大家分享过张潮《幽梦影》中的一段话,说“读经宜冬,其神专也;读史宜夏,其时久也;读诸子宜秋,其致别也;读诸集宜春,其机畅也”。目前正值盛夏,我们读诗的时候,结合着史实,一同品味,可谓恰逢其时也。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蒙曼解读杨炯《从军行》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odhpc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