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有人留言,因为与人辩论闹得不愉快,为无法改变他人而沮丧。
每个人都认为自己的观念是对的,自己的思维才正确。指望一场辩论改变对方的想法,期望值过高,失望是必然的,错不在对方固执,而是自己对人性不了解。
观念当然有对错之分,人每天阅读、生活、沉思,都在打磨自己的观念,试图让自己更聪明,“朝闻道,夕死可矣!”有过分夸张的成分,但是获取知识与真理的快感,这句话确实描述得传神。
思维是让自己开心的,正确的观念使自己免于犯错,与他人无关。他人的错误观念只是让他自己难受,你又何苦替他着急呢?
人最能改变的,是自己,但人往往懒得改变自己;人最难改变的,是他人,但人最希望他人为自己改变。
人们做的,刚好和宁静祈祷相反,所以不得安宁。 改变你自己,带自己到宁静之地。他人愿不愿意改变,是他人的事。
这几天一直在胡思乱想,星期五的晚上和盼盼通了一个电话,盼盼是我的大学同学,现在一名老师,可能更擅长于说话。
她聊起了这几年的心路历程,不管是参加各种各样考试的失败,孩子同事之间人际关系的处理。
其实,人是不可以改变的,不管是学生还是同事,尊重他的命运就好,不要有对改变他人有执念,对拯救学生有执念。他们是救不过来的,叫不醒的,只有哪一天他受到了刺激,才有可能改变。
这几年我也在反思自己做老师的经历,我总是想方设法的把自己的想法加入给学生,但是学生大概率是没有感觉的,说了很多次的分点答题,他并没有放在心上,他没有意识到,他就不会去做,也不会听话。
但是改变自己是可以的,相比于去年的教学时候,我认为自己的工作效率提高了不少,我可以很专心的改一份卷子,很专心的完成自己想要做的事情,专注的一个小时远胜过浑浑噩噩的一天,我体会到了专注做事不择乐趣,我就越来越能够把自己从繁琐的事情中慢慢抽离出来,即使我做的并不好。
不要想着前面的路还有多远,只要耐心把当下的这一步路走好,把当下的这一个小时,当下的10分钟做好,晚上睡觉的时候就不会心慌,就不会认为自己虚度了时光而悔恨,脚踩在大地上,走得越来越踏实。
网友评论